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详情
促进会组织专家走进旌阳高新区企业巡诊把脉出妙方
来源:科教兴川促进会秘书处李树英 肖睿晗 发布时间:2023-02-22 点击率:405

为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建立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园区战略新兴产业稳步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近日,省科教兴川促进会、德阳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德阳旌阳高新区管委会组织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对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巡诊把脉,为企业排解技术难题……

近年来,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专业孵化器,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行业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园区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200余项,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四川大学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等先后启动,使龙头企业在行业领域掌握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园区形成了以电线电缆及其成套设备制造、天然气化工、机械加工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新兴产业为主体的“3+3”产业体系。建成以特变电工、东佳港机电、德赛尔化工、宏源机电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龙头企业,以钰鑫机械、深捷科技、森普管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头企业。石墨烯粉体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铝-空金属燃料发电装备为代表的产业创新项目已孵化成功并投入规模化建设。

巡诊专家组成员针对园区企业具体情况先后对烯碳科技、钰鑫机械和爱通线缆等企业进行了巡诊把脉。

专家组一行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认真了解企业运行、生产研发、工艺流程、经营策略和发展思路等具体信息,与企业一线操作人员、技术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面对面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探讨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应用及技术疑难攻关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专家巡诊意见和建议。

在烯碳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低维碳材料制备专家薛卫东,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专家陈远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专家贾春阳等3位专家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应用领域、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实际,对产品进行分级,形成高、中、低档全覆盖的石墨烯系列产品;二是要通过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石墨烯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产品质量和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三是要针对石墨烯下游产品的应用研发做好文章,采用强强联合、合作研发和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延伸下流产业链。通过3-5年时间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2-3个石墨烯“拳头产品”,解决好产品的市场需求问题;四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对石墨烯产品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今后一段时期企业的发展战略。贾春阳教授还向烯碳科技高管介绍了其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可穿戴式柔性超容”课题组项目成果、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双方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掌握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技术支撑,主要从事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石墨烯制备生产及应用研究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其“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于2012年11月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生产的石墨烯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导电复合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导电墨水、抗静电材料、导热材料、表面特种涂料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公司拥有2000余m2的已建厂房面积及80000m2待建厂房面积,现有年产1.5吨石墨烯粉体装置生产线一条,公司力争在未来3—5年内实现年产300吨石墨烯粉体的生产规模。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石墨烯粉末、石墨烯浆料两类产品,产品层数低、杂质低、电导率高、综合性能优异,经国内外多家企业的使用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燃烧专家穆勇针对钰鑫机械有限公司提出的燃烧室由燃油改为燃气后燃烧室和涡轮的加工等技术需求及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燃烧室由燃油改为燃气后,需对燃烧室进行重新设计;二是燃烧室的加工可以采用切削或旋压、加焊接等加工工艺;三是涡轮可铸。穆勇研究员在与企业的交流中还表示,钰鑫机械的项目发展方向明确,项目选择前景良好,希望能与公司加强合作。

德阳钰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是一家规模型的机械制造及机电检测企业,目前已跃居国内机械制造水平领先企业之一。公司现已通过GJB9001B-2009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通过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国家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航空航天军工用产品、航空发动机关键件、机电制造技术咨询服务、数控设备、电器设备、精密轴承、大型发电机设备叶片设计与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有色金属铸造、冷拔无缝钢管。

公司由原来生产型企业转型为集生产制造、生产服务的综合型企业,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创新,最近三年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技术研发。近三年公司共实现3项实用新型专利,开展了9项科技项目的研发这些科技成果均已成功转化和应用,已形成了成熟产品并批量生产,投放国内外市场,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2014年1-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7182万元,同比增长20.43%;实现销售收入16135万元,同比增长44.79%;实现利润1456万元,同比增长20.07%;实现利税1680万元,同比增长30.48%。
四川大学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包建军在四川爱通电子线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企业未来几年时间内对电缆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有持续需求,拟通过企业自身生产降低产品成本的想法后,认为爱通线缆已基本具备了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生产开发条件,可以陆续实施研发工作,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

四川爱通电子线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于1990年,前身德阳广播电视电缆厂。 1998年8月改制成功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045万元,占地120余亩,现有员工160余人,企业资产12000万元。公司主要生产销售CATV同轴电缆、CAT5及CAT5E类数字通信电缆、RF系列同轴电缆等产品。公司拥有同轴电缆国际先进水平的奥地利罗森泰公司生产的物理发泡绝缘生产线和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改进的先进物理发泡绝缘生产线、国内先进的工艺装备及检测仪器设备。1998年以来,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计量检测体系认证。产品行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同轴电缆生产基地。

精良的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效的营销网络,使“爱通电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得到充分保障,产品在国家行业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授予四川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连年被省、市、区评为“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纳税先进单位”等,从2001年起“爱通”牌电缆已连续荣获 “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以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市场营销网络,塑造国际品质“爱通”,服务中国信息产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爱通电缆”真正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这次巡诊把脉活动,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十分重视,特别是专家组“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面对面”探讨企业发展思路和方向给予高度评价。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表示今后这样的巡诊把脉活动将继续进行并推广到其他园区,经信委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