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传真 / 详情
省科教兴川促进会副会长汤继强在内江调研:异种大器官移植医用猪培育基地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11-17 点击率:537

原标题:异种大器官移植医用猪培育基地在内江竣工

    新华社客户端成都11月9日电(记者江毅 童芳 杨华)9日,异种大器官移植医用猪培育基地——中科奥格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竣工。这意味着国内关于将猪的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人类,挽救脏器衰竭病人生命的研究硬件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落成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江毅摄)


    “异种器官移植”是将人类以外物种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延续人的生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际异种器官移植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我国异种器官移植也发展迅速,即将进入亚临床研究阶段。由于猪与人类器官结构大小、生理生化、解剖特征都很接近,生长周期比较短,繁殖能力高,涉及伦理学的障碍相对较少,可被大规模生产,且具有与人类器官大小相似、基因容易改造等优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异种器官移植最理想的供体。


未经过DPF设施净化的供体猪样品(新华社记者江毅摄)


    “DPF(Designated Pathogen Free)指在等同于医院手术室的超洁净级环境下饲养医用猪。”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登科博士介绍,项目运行后将开展医用猪的剖腹产、净化饲养及病原微生物检测,制定医用供体猪标准,解决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的生物安全问题。

    2018年,受内江优越区位优势和良好人才环境吸引,潘登科来到内江创立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标是建造“器官工厂”,解决临床器官短缺问题。2019年,企业入驻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20年,“医用小型猪繁育中心”投入运营,培育基因编辑猪品系10余种,成为我国基因编辑供体猪基地。近日,世界首例6基因编辑猪到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联合移植成功实施,供体猪正是出自中科奥格。


无菌猪饲养隔离器(新华社记者江毅摄)


    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前主席Leo Buhler在当天的视频连线致辞中表示,中科奥格作为中国异种器官移植的先行者,DPF医用猪基地的落成将加速推动中国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试验。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省科教兴川促进会副会长汤继强说,基地的落成表明,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江,开始发挥位于成渝主轴的区位优势,吸引高端人才,锚定科技前沿,发展前瞻产业。相信未来,在该领域里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造”能够为人类生命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