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潮头观澜)
一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正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一根光纤实现近300亿人同时通话,不断突破的光通信关键核心技术,催生出千亿新产业……放眼神州大地,处处可见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查看详情102022-10 -
“创”出青春精彩,助力山乡巨变
编者按 9月15日至21日,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举行。在蔚为壮观的“双创”大潮中,一支支“青年劲旅”格外引人注目。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查看详情212022-09 -
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评论员观察)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查看详情202022-09 -
项目经费“包干制”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原标题:项目经费“包干制”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8月的重庆酷热难耐,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杨栋华却没有休假,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忙碌着。这两天正是其项目一个关键的验证点。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局获悉,2019年以来,该局逐步扩...
查看详情172022-08 -
“机器替代人工”,中职教育为何依然有生命力
原标题:“机器替代人工”,中职教育为何依然有生命力 新修订的职教法将“普职分流”的表述更新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之所以热议,是因为一方面确实存在普职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且重点表现为中职相对于普通高中存...
查看详情092022-08 -
人民时评:聚焦国家需要释放高校科研潜力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 只有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大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建设大...
查看详情08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