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泸州一学生家长通过微博,晒出了孩子开学的第一课:安全。不过,这堂课程所讲的内容却让网友觉得有“雷人”。因为,在新出台的《泸州市中小学安全行为“十不准”》中,出现了一条特别的规定:不准别人触摸自己的私密部位。(2月19日《华西都市报》)
“私密部位”往往只能意会,不会言传,现在将“私密部位”写进了校规,看上去有些雷人,引起关注是很自然的事。但有些网友以“雷人”、“节操掉了一地”等网络用语,对此事作出评价,则让人大跌眼镜,看起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任重而道远。
“私密处不准别人摸”的校规,表达得比较隐晦,会有人问,究竟是“私密处”呢?对此,学校表示,在安全行为意识宣传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会告诉学生。“该规定中所指的‘私密’部位,就是背心和内裤遮挡的地方”。其实,在告诉学生什么是“私密部位”的时候,就是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了,教育学生保护自己了。其实,英国就在他们的“儿童十大宣言里”提出:背心和裤衩包裹的部分不能让别人抚摸,说得也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是在表达上更加直白罢了。
孩子受到性侵害的事越来越多,而且侵害者往往是熟悉的人,如教师、同村的大人,只是利用一些小礼物,就诱惑了孩子,而孩子受到性侵害,往往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自然也不懂得“私密处不准别人摸”的道理,更没有受过相关的性教育。据报道,广西河池市罗城县一名50多岁的小学教导主任多次在课堂上猥亵女童,受害者至少12人之众。一个受害的学生说,她已多次被老师摸过下体,且在课堂上居多,但却从来没有拒绝过,也没有告诉过父母。
孩子受到性侵害,固然有诸多的原因造成。特别是那些留守孩子,他们很少受到关爱,更很少受到性教育。而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谁都知道很重要,可现在学校的性教育很多流于形式,徒具名称,而无实质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私密处不准别人摸”写进校规,是直面性教育,是让师生共同面对性教育,从此不再遮掩,这么做,是很需要勇气的,对此,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当然,网友之所以说其“雷人”,就是因为学校的性教育缺乏实质性内容,就是因为学校总在回避。不是说这样的校规很“雷人”,而是这样的校规太少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让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受到伤害,这固然需要我们要给孩子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线,却更需要孩子懂得如何自我保护,这比什么都重要,毕竟一些困难,需要孩子独自去面对,如果他们什么也不懂,如果他们根本不知道“私密部位别人不能摸”,他们又如何自我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