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应把“高温安全”当做八成熟的五花肉
来源:四川新闻网黄齐超 发布时间:2013-07-31 点击率:306

  29下午1点左右,上海电视台记者在人民广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块五花肉放在大理石地面上,30秒后贴地的一面已经泛白,10分钟后已经八分熟。小伙伴们,出门防烫伤。(7月30日《人民日报》)

  10分钟把五花肉晒成八成熟,足见路面温度之高。如此高温之下,炙烤的不仅是五花肉,还有诸多的“安全”。

  首先,高温下农民工的安全。按相关规定,一天的最高温度若高于40度,工人应停止劳动,休息避高温。可是,一些建筑工地往往远离树阴,而工人住的活动板房又没有空调,所以,高温下休息的农民工也存在高温致病的安全隐患。

  其次,低收入家庭中老弱孤寡者的安全。贫困家庭的孤寡老人,虽然不在太阳下直晒,但他们或者没有空调,或者是出于电费的考虑而不使用空调,屋内似蒸笼,一旦身体素质再差一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非常大。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几例热射病,这都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再次,交通和车辆的安全。地面温度能烧熟五花肉,那么,长途汽车的轮胎就面临严峻的考验。不言而喻,如果爆胎,司机、乘客、路人都将处在极度危险的境地。不但运输中的车辆需要小心,那些没工作的车辆,倘若长时间地置身于烈日下,也应当自燃、自爆等诸多细节。

  最后,道路上的劳动者,也应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温度很高,但有些路面上的劳动者,不得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比如交警、环卫工人等,他们不但要直面射火的烈日,还要站立在滚烫的路面上,中暑的概率很大。这就提醒所在的单位多替一些的劳动者考虑,制定出人性化的轮岗方案,以及多一些避暑措施。

  八成熟的五花肉给我们发出了高温安全的警示,提醒政府把安全的目光聚焦在高温下的民生上。当然,排除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全不是政府的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都来努力,将高温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