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国家节能补贴咋成了“唐僧肉”
来源:四川新闻网欣然 发布时间:2013-06-24 点击率:463

  本是惠民利民的政府补贴,却悄然进了不法企业的腰包,岂非咄咄怪事?

  “审计署对2011和2012年度中央财政拨发给天津、河北、上海、广东、四川等18个省、市的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发现包括格力、雪莱特光电、上海大众汽车等行业龙头在内的384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6月22日《羊城晚报》)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家电推广、高效照明推广、节能汽车推广等,对购买空调、平板电视、洗衣机、冰箱、热水器、节能灯和LED灯、汽车等产品类别中的节能产品进行补贴,广大群众普遍欢迎,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取得了“多赢”的效果。谁知,本是为了推广节能产品、树立节能理念的政府补贴,却被部分企业钻空子,俨然成为其生财之“唐僧肉”,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2011年到2012年,国家共安排了62.82亿元对节能家电产品进行补贴”,力度不可谓不大,金额不可谓不大。对此,人们有理由发问:巨额政府补贴究竟补贴了谁?答案让人大跌眼镜——均为国内知名家电企业。“骗取补贴数额最大的是广东格力,达2157.76万元”,鳌头独占的“好空调,格力造”,成为令人不齿的反面典型,给企业形象大大抹黑,与骗取的2000多万比较,真可谓得不偿失。同样蒙羞的企业还有“TCL空调、格兰仕、长虹空调,分别骗补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其手段不甚高明,甚至蹩脚,却惊人地相似,“均为虚报高效节能空调销售或安装数量”。莫非,他们骗取补贴也结成“联盟”?这样一来,让政府补贴的作用大打折扣,前述企业罪莫大焉。

  “2011年和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共安排本级和转移支付给18个省‘三款科目’资金818.83亿元,涉及8328个项目。”仅审计发现冒领的资金就高达16.17亿元,简直是触目惊心。为此,人们不禁质疑:有关企业怎么就如此大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国家补贴动歪脑筋?是抱着侥幸心理,还是无知无畏?其中有没有官商勾结或其他猫腻?

  国家补贴不是“唐僧肉”,应该用在“刀刃上”。好在,“已将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2.05亿元,收回被套取骗取的资金2.14亿元。”同时,“审计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9起,涉案人员41人,目前正在依法查处之中。”必须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综合新闻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效手段,让违法企业和相关人员无处遁形,并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或可斩断伸向国家补贴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