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没有教育不公,何来喝死的家长?
来源:四川新闻网郭元鹏 发布时间:2013-08-13 点击率:354
 

  8月10日,海南省海口市教育部门成立调查组,正式调查海口一家长为孩子入学宴请教师醉死事件。教育部门表示,将严肃处理扰乱招生秩序、违规收费等行为。据了解,8月7日,海南万宁籍男子许某为给女儿办理小学入学手续,在宴请海口某小学两名教师后身亡。(8月11日《南方都市报》)

  这一事件中有这么几点需要关注。一者,为了择校,“喝死的家长”曾经给这所学校2万元手续费;二者,为了让两名教师在开学后好好照顾孩子,家长陪酒陪出了人命。我们固然对海口教育部门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是赞赏的。但是,我们更该思考的是:这家长真的是被酒害死的吗?“严肃处理”之后,教就真的没有后来者吗?“绝不姑息”之后,就不会有喝死的家长了吗?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喝死的家长”的亲属是这样说的:“就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点的学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才是个体事件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现象。

  表面上看,海口的这位家长是死在了择校上,其实真正让他丧命的则是教育的不公平。同样是上学,享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公平的,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不公平的。辖区有好学校孩子就能上好学校,辖区有孬学校孩子就只能上孬学校。正如海口教育部门的回应“我们不允许择校,必须就近入学。”杜绝择校的硬拳头下,潜藏着更大的不公平,有钱人无需去择校,他们可以通过买房子择校、办户口去择校,没钱人只能被“均衡配置”到“贫民窟”学校去上学了。

  社会需要“零择校”,公平需要“零择校”,但是“零择校”的美好应该体现在公平的教育资源上,无需择校下的“零择校”才是美好的。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造就了择校热?

  海口的这位家长的丧命有这么几个凶手:一者,是师资分配不公平造就的。名校有名师,谁不想让孩子师从渊博的名师?二者,是学校之间大差距造就的。大城市和小城市有差距,城市和乡村有差距,就是在同一个城市内的学校还要分出省实验或者是市重点,政府教育投资也出现了“偏心眼”,谁想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呢?

  只要让学校之间的差距缩小,只要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别,谁愿意去陪教师喝酒喝到丧命,去拿着血汗钱“自愿赞助”?

  面对教育的天壤之别,下次喝死的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