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照顾农村娃的政策,会不会掀起高考移民潮?
来源:四川新闻网郭元鹏 发布时间:2014-03-27 点击率:274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大学的道路将进一步拓宽。教育部3月24日发文称今年将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去年的3万名增至5万名,预计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知名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今年上重点大学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将超30万。(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再次关注了农村娃娃的出彩机会,很多人认为应该用照顾政策在求学的路径上,给他们一条可走的道路。教育部出台的规定就是这样的一条道路,将有一批知名校、重点校,拿出专门的名额分配给贫困地区,让他们有一个跳龙门的机会。

  按说,这样的规定有点不公平,凭什么同样是高考,录取的分数不一样,还专门拿出名额来照顾农村孩子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对于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娃来说,他们在家庭资金上,在学习设施上,都和大城市的孩子有着区别,他们的成绩自然不如别人好。这就直接堵死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很多人只能在穷乡僻壤终老一生。这对于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善也是不利的。虽然照顾政策是下下策,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之下,也不失是填补不公平的一个办法。

  有众多的重点校、知名校,拿出这么多的名额照顾农村娃娃,自然对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孩子来说是件好事情。但是,要想把好事办好,还需要提前堵塞漏洞。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肥肉的地方,必然会有“流哈喇子”的人,闻着香味儿而来的人也就会多起来。

  这让我想到了以往出现的高考移民。哪个地区高考的分数低,哪个地方就容易有其他地方的考生去移民。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考更顺利,不惜造假也要让孩子弄一个当地的户口,在当地参加高考就可以增加成功率,甚至可以增加进名校的机会。这几年查处的此类案件还是不少的。

  此次教育部出台的政策也是这样,这次针对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名额为5万名,这些名额可都是知名高校的。这是专门给这些孩子私人定制的“豪华盛宴”。对于这样一桌子,可以低分进入名校的“美味”,很多人都会垂涎三尺。会不会有大城市的人们借助各种关系,将孩子的学籍、户口转到贫困地区,以便跟着“喝喜酒”呢?是不是也会有当地的有关部门把这些名额牢牢地控制在手里,给自己的亲属家的孩子使用呢?会不会也有人会用这些名额赚钱呢?

  虽然,这仅仅是笔者不怀好意的想象,但是,却值得我们提前堵塞漏洞,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高考可以加分,就有人把可以加分的奖项拿去卖钱。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分数低,就有人想法移民到那里去参加高考。

  农村有句俗语,叫“吃闯席”,意思是说,别人摆喜酒的时候,他既不属于邀请的范围,也不需要交礼,但是他们趁人多乱的时候,坐下就吃,吃了就走,也就是我们说的“吃白食”。同样的道理,当贫困地区的农村娃娃面前,放上了一块政策肥肉的时候,也会有人跟着“吃闯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