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冒雨深入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德阳广汉市向阳镇的街道、广场、企业和园区,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流,实地了解小城镇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和进城农民生活就业情况,对小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给予肯定。下午,王东明在广汉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关工作。(2013-08-07四川日报网)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城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到‘两化’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使重大产业发展空间分布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相协调,形成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助推工业化的发展格局”。正因如此,各地要始终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为方向,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
我们都知道,王东明同志调任四川省委书记以来,非常关心和重视四川城镇化建设,多次深入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等市州调研指导城镇化建设。在今年2月21日至23日,王东明在自贡、宜宾、泸州、内江调研时就指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而此次,王东明书记在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和省住建厅调研时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全省工作主题,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按照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部署,坚定信心、凝神聚力,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主要预期目标。
近些年来,四川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完善了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增强了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快了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四川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了全省城镇化步入快速和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有四川特色城镇化发展格局。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实施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也正因如此,王东明在调研中强调,全省各地要站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城乡统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机遇,科学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
如何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从而加快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笔者建议,各地要将王东明书记提出的“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小城镇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创新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要求贯穿于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加快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实施,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要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科学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小城镇建设在推进“两化”互动中的作用,使小城镇建设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