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朋友要学习连加进位加法,家庭作业要抄写英语句子……小学教学内容进入幼儿园,已成沉甸甸的现实。可以说,幼儿园“抢跑”,既普通又严重。教育部早就明确,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确保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然而,各地幼儿园“抢跑”现象似乎有增无减,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检查,对于违规的幼儿园进行降级处理,这也是不错的“杀手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幼儿园“抢跑”现象。
幼儿园“小学化”,这是许多幼儿园最吸引家长眼球的“广告”,也迎合了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幼儿园“小学化”能够让孩子脱颖而出,能够在小学里游刃有余。可这么做,却是当有害的。据了解,虽然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已认识许多汉字,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升入小学后,不到两个月就泄气,甚至有的一入学就厌学。因为儿童认知发展有自身的阶段特点,不能跨越。幼儿园本应该是以玩为主的,过早地学习,只会害了孩子。
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家长的揠苗助长、小学的转嫁压力、幼儿园不务正业、社会急功近利等等。可怕的是,尽管有识之士不断呼吁,教育部门也在极力抑制幼儿园“小学化”,可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这是很悲哀的。
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准确理解?而如果只有极少数家长理解,恐怕也是无力改变现状的。
诚然,阻止幼儿园“小学化”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幼儿园无疑是主阵地,抓住了幼儿园这个“牛鼻子”,也就是抓住了“关键”。显然,“降级”对于幼儿园来说是最重要的惩罚。如果能够多检查,并且能够进行严厉惩罚,想必幼儿园是能够逐步转变思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调查表明,中国学前教育资源仍不足, 公办幼儿园占总数不足1/3。如果幼儿园的质量不提升,恐怕许多“黑幼儿园”依然会将“小学化”进行到底,因为他们能做的恐怕只有“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