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自来水“异味”病根究竟在哪?
来源:四川新闻网李振忠 发布时间:2014-03-21 点击率:267

  《法治周末》3月19日报道:从2014年1月至今,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起。其中有6起,相关部门对水质的取样送检后得出异味水检测合格或达标的结论。尽管自来水异味事件频发,但在公开报道中,极少有因为饮用异味自来水而导致身体不适的案例。

  假设有人或者有部门作一个自来水饮用情况专门调查,有多少居民仍然按照过去的习惯终年饮用自来水,又有多少居民选择了大桶矿泉水纯净水或者瓶装水?然而无论如何,近年来的矿泉水纯净水以及瓶装水的市场消长,与自来水质量消长有直接的关系,事实恰恰是至少一部分人在选择矿泉水纯净水而弃自来水——然而,这与经济收入的增长几乎没有直接的关系。假如自来水水质是过硬的安全的无异味的,谁愿意多花一部分冤枉钱雇人扛上扛下来买大桶水,而不愿意直接拧开水龙头就立马接到与矿泉水纯净水等质的自来水?

  其二,假如自来水水质正常无菌干净无异味,自来水企业会不会加入过多的中间消解剂或者消毒药物?在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中,自来水异味的原因仍引起市民诸多揣测:如“水厂漂白粉放多了?”然而,纠结之处恰恰在此,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水厂会放进漂白粉用于消毒去其他异味,却不知道漂白粉到底放了多少才不至于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知道当下喝的水中,到底包含了多少漂白粉?假如类似于漂白粉的药物成分已经更新换代了,那么,当下的漂白粉代替品又是什么?当这些问题一概只是道听途说,而没有专门政府部门和自来水企业作出公开透明信息之时,又何谈对自来水异味的知情权?连自来水水质知情权都缺乏的时候,又何谈在此基础上的维权?

  其三,自来水饮用标准为何只是口头上的欧盟标准?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然而,这样的标准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不仅地方政府不重视,连水厂也视若无睹,那我们的欧盟标准饮用水标准岂不只是“绣花枕头”?据到日本韩国等地旅行的人士证明,当地旅店学校甚至街头饮用水点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而我们直接可以饮用而无害的自来水又在哪里呢?而无法贯彻执行的标准,是不是又反过来纵容了存在异味的自来水企业标准永远合格达标?

  其四,自来水“异味”病根究竟在哪?杭州自来水异味“元凶”被基本认定为邻叔丁基苯酚。目前10家涉及这类物质的企业,均已采取停产停排等控制性措施。而兰州自来水异味则被市民怀疑为“黄河上游的化工厂排污”。虽然暂时被认定为邻叔丁基苯酚,然而,作为自来水异味的元凶,果真只有这一个因子吗?大量的化工有毒物质被某些急功近利的企业违规排放,这些有毒有害化工物质究竟去了哪里?除了土壤,空气,还有其他载体吗?

  审视这样一个非法企业排污——污染水源地——水质异味——人体健康损害链,不正是因为缺少了政府这个把关者角色或者角色失职才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