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年终奖不要发得那么任性
来源:四川新闻网王军荣(教师) 发布时间:2015-01-14 点击率:250
  每到年底,“年终奖”这三个字总会让每一位职场人士牵肠挂肚。日前,国内人力资源数据调查机构众达朴信的《2014-2015年企业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显示,沈阳人均年终奖为4100元,排名全国第25位,大连则以4254元排名第21位。而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平均年终奖近四万的高额度引领各行业。(1月13日《法制晚报》)

  关于“年终奖”,每年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年终奖平均值为8523元,居全国第一;今年84.3%的企业会发放年终奖,不发年终奖的企业占比15.7%。“年终奖”有发得令人羡慕嫉妒的,有种粮大户甩出288.9万“年终奖”让80位农民飞海南领取;也有发得让人哭笑不得的,抠门老板只发给员工每人三箱辣条和两瓶酱油;自然也有人没有领到“年终奖”的——“00000元!前面没有数字!”。

  调查“年终奖”并非没有意义,从全国各地、各行业差异的“年终奖”,可从中窥见分配的差异性。本来,“年终奖”的发放应该是“市场化”的。企业效益好,老板慷慨大度,多发一些“年终奖”;如果企业效益不太好,“年终奖”可能就会少一点。而地区的差异性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有些“年终奖”发得却很是“任性”,比如二元钱彩票、两瓶酱油之类的“年终奖”,这显然不是与企业效益挂钩,而是在欺侮员工的权益,这需要查处;而有些的“年终奖”普通员工和领导层差距太大,比如,总监层年终奖是普通员工18倍。除此之外,垄断企业的“年终奖”又是多得惊人。对于“年终奖”纠结的还有公务员,以往公务员的“年终奖”会有多种形式,或明或暗,但现在基本上归于“零”了。不过,去年9月8日,人民日报官微发表文章指出,反腐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而近阶段对于普通职工的正常福利要保障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想必公务员今年的“年终奖”虽然不尽如人意,想必在物质上也会有所体现的。 .

  从对“年终奖”的调查数据来看,现在的“年终奖”发得有些“任性”,甚至有随心所欲的嫌疑。“年终奖”发放不能没有“谱”。在我看来,“年终奖”发放,首先要过“民意关”,各企业发放“年终奖”不能由老板说了算,工会应该为员工说话,“年终奖”的确要与企业的效益挂钩,但这需要数字说话,而不是老板说发多少就多少,这是对员工的不尊重,也是对员工权益的漠视,此时,工会不能失语;其次,“年终奖”发放不能失却公平、公正。高层的年终奖高得惊人,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却少得可怜,这让人寒心,“年终奖”发放要有些硬杠,但不能把职务高低作为发放“年终奖”的唯一标准;再次,要保证最基本的“年终奖”。经济效益再差,但“年终奖”多多少少也应该,这至少给职工一个心理安慰。这也是企业能够留住员工的“关键”。

  发放“年终奖”不能太任性,要有轨迹可寻,如此,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