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对“12种职业将消失”的担心是杞人忧天
来源:四川新闻网郭元鹏 发布时间:2014-11-13 点击率:272
  2035年,具有人工智慧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甚至是家庭成员,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是10年前的好莱坞电影《机械公敌》中的剧情。在今天看来,也许这一天并不遥远。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及中国启皓公司最近发表报告,预言现有劳工市场的工种中,有半数在2025年将因为被电脑取代而不复存在,12种职业的人将遭遇生计威胁。(11月12日《重庆晚报》)

  这份预测来源于一家国外私人公司和国内的一家私人公司。这就让调查本身失去了权威性。即使退一万步说,分析都是有理论依据的,那么即将消失的12种职业真会给就业带来危险吗?这样的担心,就是杞人忧天。

  分析的很细致,既有电话营销员、下水道工、数学技术员等12个高危险消失职业,还有比较安全的一批职业。表面上看说的头头是道,而实际上硬伤多多。这种发布扰乱了人们对职业选择判断。

  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不是职业消失了而是职业形式变化了。就拿报告中危险系数最高的电话营销员来说,消失的只会是“营销”,而不是涉及“电话”的工作。刚有电话的时候,都是手摇电话。那个时候涉及“电话”的工作就是“接线员”。随着手摇电话的退出,“接线员”职业没有了,不需要“接线”了,“接线员”就吃不上饭了?他们不去“接线”了,却都去“监控电话”了。有座机电话的时候,还没有手机,你能说打电话的少了,就说“电话职业”消失了?这种职业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从电话到BP机,从BP机到手机,涉及“电话”的职业正以另外的形式存在。未来兴许没有“电话营销”了,但是涉及“电话”的职业还是会有的。

  其次,不是职业消失了而是新的职业出现了。正如一个钱币,你是看正面还是看反面。部分职业会消失一点不假,但是看到职业消失的同时,还看到了什么?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新的职业出现了。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古时候,人们都是“锄禾日当午”,你能因为没有了“锄头”就担心未来农民职业消失吗?恰恰相反的是没有了“锄头”,农民依靠收割机当着农民,依靠联合收割机当着农民,未来兴许就会依靠飞机当着农民。古时候,有很多职业,有修理雨伞的,现在不修理雨伞了,可以修理汽车呀。有修理饭碗和面盆的,没有碗和面盆可修理了,可以修理电冰箱和电视机了。

  世界是发展的,拿现代社会的事物来说,原来有电唱机、录音机、VCD、DVD,后来有了MP3、MP4,这些东西都消失了,试问行业从业者都失业了?传统的店铺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商家失业了?非也,他们都去当电商了。刨子、斧头不常使用了,恰恰木匠这个职业更好了,他们都在使用更新式的工具成为时代的木匠。按照对12种职业消失的担心,鲁班似乎就不会有手艺的传承者了。

  社会在进步,职业在变化,只会越变越好,而不是没有岗位。职业的消失是个好现象,因为新的职业远比旧的职业要轻松和赚钱,咱们就别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