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中国加入APEC亚太大家庭至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1年的2166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外贸增长更为惊人:201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16万亿美元,而在1991年,进出口总额只有区区1357亿美元。我国经济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APEC强大的包容性和促进各成员互利共赢的特质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2013年,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已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0%,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83%和对外投资的69%都是与APEC成员之间进行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拉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承担更大责任。今年全年,APEC成员经济体共提出超过100项合作倡议,其中50多项是中方提出,得到各方支持。中方还首次倡导在APEC平台上开展全球价值链、互联网经济、城镇化这些新领域合作。
本次APEC会议的议题相互关联,互为因果。互联互通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既是指加强交通上的联系,拉近彼此的物理距离,也包括政策、法律、规制的衔接和融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亚太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也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而自由贸易区本质上也是实现商品、人员的互联互通和政策法规的协调一致。因此,各成员之间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缩小彼此之间的分歧、凝聚最大共识至关重要。
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而增长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关键词。中国的转型和调整,离不开亚太各方的支持,离不开国际分工协作。同样,中国的转型和调整,也必将为亚太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无论是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还是努力实现亚太互联互通,无不体现着中国“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各方若能携手并肩,团结共进,就一定能让亚太地区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