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聚焦生命救援体现“群众利益至上”
来源:四川新闻网张继 发布时间:2013-04-22 点击率:378

  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后,各类媒体与救援力量一道第一时间跟进灾区,但从相关报道信息内容来看,其中关于领导参与救援的报道镜头和文字都很少,报道焦点大都汇聚在生命救援上,这与之前的各类救灾新闻报道大有不同,甚至连李克强总理指导救援的报道也有些淡化,这一显著的变化说明了啥?

  “群众利益至上”得到真实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奉行“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理念,面对断壁残垣的灾区人民,作为党员干部理该在第一时间战斗在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该有我们的党员干部,这是党性原则要求,这是人民心中期盼。所以这次的新闻报道,除了对李克强总理亲赴灾区的一些报道外,难得见到其他地方领导的“指点江山”的镜头,这说明我们的新闻报道更成熟了,更贴近群众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群众路线”得到了践行与检验。在地震前一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党员干部带着中央精神,投入到了抢险救灾活动,其实这就是一次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考验。从四川省市及地方领导来看,他们务实开展抢险救灾的行为和表现应该是合格的,也是到位的。

  “走转改”得到了深化和提升。新闻界对舆论导向举足轻重,面对灾难和生命救援,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把焦点放在哪里?这就涉及到一个新闻的价值取向问题。而新闻界通过“走转改”活动后,这一次集中体现了注重基层民生、注重群众利益的报道重心,新闻界的同志们深入灾区一线,而雅安市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连新娘的婚纱都来不及脱下,就投入到了新闻灾区新闻报道,这说明我们新闻界的“走转改”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提升。

  生命至上,群众利益至上,把镜头和报道资源让给急需救助的灾区群众,这是四川芦山地震新闻报道中的一个亮点。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接下来的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再鼓干劲,再接再厉,尽可能的减少灾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