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3-22 点击率:673
   核心提示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水同空气、阳光一样,在我们的生命中,是无法替代的。中国是一个淡水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拥有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超2/3城市缺水 中国通盘规划治"水荒"两年完成编制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主要瓶颈。

  据介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

   水资源成为北京最短板 本地水仅够供养四成居民

   年均用水缺口12亿立方米,连日大雾橙色预警,四五年内现有垃圾场或填满封场,每天近百万辆机动车在二环内行驶……昨天,中国社科院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称北京的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天津已达警戒线,河北发展空间有限。其中,水资源是北京的最短板,按本地水资源只能承载667万人,仅相当于现有人口规模的40%。据悉,这是首部以承载力为主题的区域问题专项研究。

   《京津冀发展报告》指出水资源承载力成发展"短板"

   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新闻发布会3月19日在北京举行。报告指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京津冀发展最大“短板”,用水缺口主要依靠跨区域调水、超采地下水和输入虚拟水来弥补。

   中国近90%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18城市极度缺水

   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52个沿海城市中,极度缺水18个、重度缺水10个、中度缺水9个、轻度缺水9个,近90%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问题。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应对我国水资源严峻形势、解决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部副部长解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国务院将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为何要出台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有哪些亮点?如何确保考核落到实处?记者6日采访了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

    水利部副部长:中国水资源监控系统明年底建成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5日透露,中国官方投入19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全国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预计将于2014年底建成并初步投入应用,主要监测取用水、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及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污染,水厂不达标,怎么办?--两会代表建言水资源保护

    “目前地下水、水系河道综合治理以及自来水厂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自来水,不要说地下水、河道达不到取水要求,就连部分水厂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处理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张云川在两会上谈到饮用水达标问题时说。 

    天津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疾呼 拯救水资源刻不容缓

    把地下水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西宁拔掉一批地球“吸管”

“世界水日”说节水
 

    世界水日来临 专家畅谈“节水”那些事儿

   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中国是一个淡水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拥有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处于缺水状态,对于这些缺水的地区和特殊人群我们有哪些帮助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抗旱节水 昆明洗车场呼吁市民减少洗车次数

    92个在京中央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大连今年将制定节约用水条例

    合肥:节约用水 从小做起

    万元GDP用水量十年减半 节水阀门越拧越紧

    杯水洗车申城兴起 每年可节水1200万立方米

   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

    节约用水,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水同空气、阳光一样,在我们的生命中,是无法替代的。虽然地球70%以上的面积为水覆盖,但是我们能够取得并使用的不到总水量的0.26%。在中国,人均占水量只有24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因而被列为13个人均占水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的600多个县级以上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历届主题

  1995年的主题是:“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的主题是:“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的主题是:“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的主题是:“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 --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的主题是:“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000年的主题是:“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的主题是:“水与发展”(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的主题是:“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的主题是:“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的主题是:“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

  2008年的主题是:“涉水卫生”(water sanitation)

  2009年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transboundray water_the water_sharing,sharing opportunities)

  2010年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11年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 for cities)

  2012年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

    宣传活动 

    “水法宣传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水法宣传周”,3月22日至28日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关系到国脉民运,必须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轨道。目前除了已颁布的《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各地也先后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科学、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为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增强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种水事活动,中国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每年7月1日至7日为“水法宣传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诞生后,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水法宣传周”从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日开始,至3月28日为止。

  “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