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烟草院士”继续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近日表示,依据章程,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谢剑平的资格。工程院正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3月12日《京华时报》)
因为对方不接受,所以一切只能陷入僵局中。院士退出难不成只能等其良心发现、主动请辞?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科学界,院士是不折不扣的脊梁。当一个院士面临社会质疑时,相关部门应迅即展开调查;一旦调查成立,就应迅即采取退出措施。可以说,退出机制是保证院士队伍纯洁性、院士荣誉崇高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舆论为什么一直盯着谢剑平不放?原因之一,希望院士评选能够名至实归。比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就曾经指出,谢剑平的研究“一点都不新鲜”,几十年来、多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研究早已证明,任何降焦、任何添加剂,包括中药,都无法让卷烟“减害”。杨功焕甚至批评谢剑平的研究就是一个“骗局”,只是为了推销更多的烟草而已。
原因之二,希望院士评选能够传递正能量。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上有一封“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其中提到,“中国工程院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素质高、学风正、品德优的院士队伍”。不难看出,院士评选不能只看科研而不顾道德、不讲社会责任。
据称,现在取消谢剑平院士资格,主要涉及到章程问题。章程固然需要尊重,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章程,也应该修改。鉴于当前学术领域问题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院士退出机制迫在眉睫。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更多院士的学术荣誉,进而推动整个学术圈清风徐徐,正气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