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走出去”步伐继续领先中西部。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今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完成营业额23.6亿美元,同比增长79.8%;新增境外投资企业和增资项目19个,核准对外投资额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0%。(2013-05-28 四川日报)
四川两项“走出去”指标具体指哪两项?根据四川省商务厅提供的资料,一是指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二是新增境外投资企业和增资项目,以及核准对外投资额。报道称,从已发布的排名情况看:一季度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排名全国第六,完成营业额全国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别为广东、山东、上海);核准对外投资额全国排名第六,前五位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
笔者感到,四川两项“走出去”指标全国排名第六,充分表明四川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是成功而且是有成效的,同时也让我们欣慰看到四川已进入全面开发开放的崭新阶段,成为全面开放的一片热土,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最大平台和最重要窗口。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蓄势而发,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四川的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省委确立这一发展定位,是把四川融入全国经济格局、纳入全球发展视野的战略审视,是实现四川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推进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四川的定位相一致,与推进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战略对四川的要求相切合,将使四川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最具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区域经济中心。
笔者认为,正是有省十次党代会的正确指引,全省对开外开放战略才得到充分实施。因此,四川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战略,努力做到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大力提高全省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竞争新优势。要坚持和深化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对外开放提升到推动全省发展的全局性重要位置,用开放引进的办法做强产业,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深化与周边省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从而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尽管四川两项“走出去”指标位居全国第六,但我们深知四川改革开放的路还很远,任务还很艰巨,还有许许多多的事要一步一步去做。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唯有百尺竿头,努力打造和用好开放合作平台,提高全省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方能无愧时世,不负9000万四川儿女的众望。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尤其要把“4.20”灾后恢复重建与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道路,把震后的雅安建设的更加美丽,再让全市乃至全省“走出去”迈出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