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武汉市东西湖区一名小伙子坠楼,头部、臀部多处出血。几分钟后,110的4名民警首先赶到现场,但他们并没有马上救人,而是请求120救护车增援。事发近20分钟,坠楼者还在地上躺着,后来虽被警方用依维柯送走,但仍不治身亡。住地居民大多认为民警不作为,延误了坠楼者的抢救时间。(6月17日《武汉晚报》)
110的民警在120救护车之前达到事发地点,但是面对坠楼受伤的市民,没有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结果延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坠楼者不治身亡。这样的悲剧确实让人很悲痛,也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看上去110坐等120施救的做法有点行政不作为的嫌疑。
然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110虽然有救人功能,但是110的救人主要是救助存在危险的群众,帮助群众脱离危险,比如从歹徒手中解救群众,而不是对受伤的群众进行施救,对受伤群众施救是120的活。从这点上讲,110替代不了120,干不了120的活。
实际上近几年来,一些好心人由于缺乏急救知识,看见受伤群众出于好意盲目施救,结果因为对受伤群众施救不当,酿成惨祸,有的加速了受伤群众死亡,有的直接导致群众死亡,非常悲哀。从这个角度说,不具备急救知识的110坐等120施救没有过错,并不算行政不作为,相反有其合理性,是对受伤群众的一种保护,毕竟施救受伤群众是门技术活,而不是体力活。
从深层次角度说,110坐等120施救,实质上折射了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缺失,这也是问题的病根所在。在目前,我国的卫生部门至今没有对大众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就连经常接触施救现场的公安部门工作人员也没有获得任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使得具备和掌握急救知识的只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普通人受伤之后,在120之前到达现场的110往往无事可做,只能白白浪费大量宝贵的急救时间,110等待掌握急救知识的120人员前来施救,耽误了最佳施救时间,最终酿成悲剧,这实际上也是导致我国受伤人员死亡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很多时候往往最先在现场的不是110,也不是120,而是普通大众,但是由于缺乏急救知识,只能打电话请求120支援,浪费宝贵的施救时间,典型例子就是我们校园中学生发声意外受伤事故。
因此,我们与其批评110坐等120施救的不作为,不如反思我国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缺失,只有补上急救知识普及教育课,才能避免110坐等120施救的悲剧,也才能避免因为施救不当而酿造悲剧。相反,只要急救知识普及教育课不补上,那么110坐等120施救的悲剧还会发生,或者直接发生110不等120到来提前施救加速受伤群众死亡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