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实施4个月来,半数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直接受益的困难群众达数百万——把温暖送到群众最急最盼处。(2013-09-02四川日报)
实施民生建设是党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一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都特别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今年新增的民生项目,大多涉及教育和医疗。如此,我们感到,教育和医疗更是民生中的民生,必须作为一项的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更好地为各族人民谋福祉。因此,笔者以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基本职责,坚持实施民生工程,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根据《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2013年继续在全省扎实推进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共10个大项75个分项。据悉,四川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实施4个月来,半数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仔细研读今年省政府新增的民生项目,我们看到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中的一项。在年初启动实施今年的“十项民生工程”基础上,4月,四川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指向卫生、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从全省情况来看,民生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各地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与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按照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的要求,把民生建设摆在非常突出位置,全面加强民生建设。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的意义,立足老百姓就业、就医、入学等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让广大群众最具体、最充分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要树立起“一把手”抓民生工程建设的理念,各乡镇、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将民生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下移工作重心,亲自过问关心,经常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抓工作。三是要加大对民生工程措施的落实,积极为民生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实施环境,共同推动工作开展。要加大对民生项目的督查,真正把民生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在全社会形成大民生理念,大力实施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唯此,才能让民生建设惠及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