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对我省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3-09-08 四川日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对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笔者以为,这就需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能推动四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合格干部队伍。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他说,全省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着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笔者认为,这是省委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只有对这四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好务。
从战略思维方面讲,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具备战略思维的能力,他就站得不高、看得不高,甚至目光短浅,不能把握大势,找不到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本单位本部门的决策带来一定失误。因此,王东明书记把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摆在首位提出。王书记说,领导干部要有战略眼光,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省情的发展变化,谋事取势、前瞻布局。既要有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又要立足自身、找准定位,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当然,领导干部有了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还需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如此,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就必须坚持群众工作法,当前尤其要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像成都市那样广泛开展“三视三问”工作法,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正确把握工作规律,促进决策科学化。
与此同时,我们的领导干部还需要提高应对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具备应对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比如大地震、洪涝地质灾害、重大疫情、暴力事件等,就会束手无策,手忙脚乱,找不准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着力点。近年来,全国各地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就特别注重处突能力的考察和培养。
众所周知,我们党的干部是来自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因此,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推动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鱼水关系,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法。正是这样,王东明书记告诫我们,“群众工作不是简单地看望慰问、送点油盐米面,群众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方法也很重要,关键是要真心实意了解群众需求,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惠民有真成效”。如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创新群众工作法,比如四川“文建明工作法”和“春风经验”就是群众工作法的典范。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妨多学习借鉴这些好做法好经验,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集聚强大合力。
综上,我们的领导干部唯有更加注重“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升,才能把自己培养成新时期合格的“好干部”。
总之,做一名“好干部”,首先要提高“四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