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州乌山西路的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一堂本应该普普通通的英语课,上演了一场学生“弹劾”老师的戏码。13日上午,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英语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9月17日《海峡都市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满意,只能私下里向校长反映,很少有见到“弹劾”老师的,“弹劾”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权利的觉醒,对于学生的行为的确该鼓掌,毕竟这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启蒙。不过,我更愿意看作是对“教育”的有力“提醒”。
其一,是对老师的有力“提醒”。老师的教育方式如何,最有权说话的就是学生。如果学生不满意,觉得听不懂,老师无论能力有多强,都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一点益处也没有。诚然,老师改变既有的教学风格很难,但至少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在上了几节课之后,老师能够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够让学生喜欢。学生之所以反对这位老师,就是因为这位老师太凶,上课语速过快。显然,这是明显的缺点,也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同时,这也是对其他老师的提醒,如果你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果不改进自己的“教育缺点”,最终是会被学生所抛弃的。虽然学生也是要尊敬老师的,但最受学生尊敬的必然是学问高、教学精湛,又爱护学生的老师,而不是无视学生感受,只顾“自言自语”的老师,更不是靠批评、威吓学生的老师。
其二,是对学校的有力“提醒”。据了解,这位教师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女英语老师,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这位老师退休之后重新回讲台,恐怕是因为教师不够。进而不难发现,现在的许多学校老师是不够的。这也折射出教育投入的不足。因为关系到教师编制,一些优秀人才进不到教师队伍,当一些低水平的教师充斥校园内,自然也难以让学生接受。其实,如果教师队伍不够优秀,即便是“弹劾”老师,又到哪儿找好老师呢?面对学生的“弹劾”行为,学校不是忙着去“处分”学生,而应该积极寻找优秀教师来替换这位被学生“弹劾”的老师,即便是学生被“吓”倒了,但学生的成绩却是无法保障了。因为学生已经是打心底里不喜欢这位老师了。
教育的问题不少,虽然解决起来很难,但教师队伍的质量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教师的数量都无法保障,更何谈教师的质量?如果等到学生天天要“弹劾”老师,那将是一副多么难堪的“悲怆”教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