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情
中国科学家为发现新粒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05 点击率:765

      北京时间7月5日下午3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日内瓦宣布,位于CERN的实验“观测到新粒子,该粒子与寻找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记者了解到,在该实验中,中国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对探测器的建造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物理分析中也有出色表现。

      在CERN,有两个寻找希格斯的实验在同时分别进行。一个是ATLAS实验,一个是CMS实验。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ATLAS实验国际合作组成员娄辛丑介绍,中国科学家对ATLAS探测器建造的主要贡献是,实验中的液氩光子电子量能器、精密μ子漂移室探测器、谱仪触发系统电子学检测、网格计算系统等包含了南京大学、中科院高能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完成的重要器件。特别是ATLAS端盖μ触发探测器,由山东大学建造了400台,全部合格,受到赞誉。

      在ATLAS实验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物理分析结果方面,也有中国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像光子触发效率研究,测量双光子希格斯玻色子重建本底噪音,四轻子衰变H→ZZ∗→41研究中数据生产、信号事例筛选与发展了基于数据的Z+jet本底分析等。

      在ATLAS实验中,虽然中国参与的人数仅为全部人员的1%左右,但ATLAS实验前发言人彼德·简尼说,中国科学家对ATLAS实验的贡献要远远超过1%。

      在CMS实验中,中国科学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像端盖μ子探测器有1/3为中国科学家所建,端盖电磁量能器中的晶体也是由中国科学家培养提供的。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CMS实验国际合作组成员陈国明说,去年在进行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物理分析中采用了美国人的最新方法,而今年则采用了中国人的方法,因为这一方法比美国人的方法在灵敏度上又提高了3%。(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