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科教头条
图片新闻
今日要闻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专家解读
科教视点
科幻图片
科技金融
科教专题
科教动态
科技创新
技能培训
技术合同
技术转移
科技成果
热点述评
热点述评
活动传真
活动传真
会员中心
会员风采
协会会员
关于协会
协会概况
入会申请
组织机构
服务项目
协会动态
西部智库
搜索
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教视点
科技创新
热点述评
活动传真
会员中心
关于协会
西部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
详情
尚无证据显示H7N9具持续人际传播能力
来源:新华网吴陈 刘美辰 发布时间:2013-04-06 点击率:350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5日说,目前在中国确诊的所有H7N9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没有人的H7N9病毒检测呈阳性,而且没有迹象表明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现阶段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以“持续人际传播”。
针对记者关于使用“持续”这个说法是否表明该病毒有人际传播可能的提问,哈特尔表示,在对密切接触者的跟踪观察结束前,必须保持警惕,现阶段还不能就病毒是否具有人际传播能力下定论。
他以H5N1禽流感病毒为例解释说,在过去的约600例人感染H5N1病毒确诊病例中,确有约5例是因为密切接触而在人际传播的,通常是由原始病例传染给其看护者。因此对H7N9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非常重要。
哈特尔说,世卫组织注意到上海发现一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症状,需要通过相关检测确定其是否感染了H7N9病毒。但他向新华社记者强调,即使测试结果显示病毒感染,仍需通过仔细调查,进一步确定到底是通过人际接触感染还是和其他病例一样经由共同的环境感染源染病。
他解释说,环境感染源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动物周边的区域,例如在H5N1病例中,家禽市场就是可能的感染源,因此必须对所有相关场所进行调查。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开展这一工作。他说,只有确定了感染源,才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
对于中国部分地区开始采取扑杀禽类的措施,哈特尔说,这“可以理解”,这类措施“可能有用,但既然我们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感染源,同样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他说,目前世卫组织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医院采取了适当的措施防控医院感染,现在还没有发现医院感染的迹象。
哈特尔说,世卫组织位于北京、东京、墨尔本、伦敦、亚特兰大和孟菲斯的六个流感合作研究中心正在对不同的H7N9病毒毒株进行研究,以便确定疫苗毒株。世卫组织的其他流感研究中心也在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哈特尔说,他无法就中药是否能预防H7N9病毒做出评论,世卫组织推荐的预防方式包括个人卫生防护、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和死动物等。此外,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能对该病毒产生影响。(记者 )
我省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第二批示范市县创建活动
学生饮用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出台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