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需求,堪称创新型高新科技企业须臾难离的迫切需求。
回望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
审视现实,科技与金融如何有效结合,是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各地陆续出台了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中关村 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自2010年4月组建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政府资金的代持主体,在中关村示范区不懈探索以财政资金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率先在全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科技金融创新之路,强力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以财政投入
集聚资本力量
创新型科技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
由于必然经历从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产品产业化的一个长时间过程,创新型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却可能没有产出和收入。各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方式和流程设计大致相同,重视企业财务报表,尤其是当期现金流,这些常规信贷要求却是创新型科技企业难以达到的。
银行贷款以外的创业投资资金对创新型科技企业每个重要环节的融资需求也并无兴趣,常常倾向于在其产品产业化的中后期或上市前准备阶段投资,而不是选择在技术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就出手。目前,创新型科技企业可利用的融资渠道极其有限,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难以通过不同途径全部实现。
“3年前在中关村,有的科技企业负责人拿自家住房办抵押贷款,甚至卖掉房子,就是为了让技术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能继续进行下去。”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兴胜说,“现在,我们正在通过金融创新解决这些问题。”
北京市组建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目的,是将其作为综合化科技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帮助解决创新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搭建服务平台。
北斗天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华就是一位为持续进行新技术研发准备卖掉自家房子的企业家。中关村发展集团获悉后,主动上门进行项目评估,决定做股权投资。投资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产品订单跟着来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中关村发展集团真是雪中送炭啊!”刘忠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后,将以往无偿资助科技项目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及高成长性企业的财政资金,转变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股权投资,进行政府资本驱动科技创新的全新尝试,以市场化手段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带动金融机构和各种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形成资本集聚,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这样就使国有资本通过股权投资与创新型科技企业实现了有机结合,真正成为一家人,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注入了新内容。其中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受托对政府重大项目股权投资专项进行市场化运作,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二是针对企业特点设计出直接股权投资、委托贷款附带认股权、产业化配套设施建设等新颖多样的产品形式和组合,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大。”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说。
作为政府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创立以来,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等6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获得授信600亿元;与中国建筑 、中国铁建 等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入中国建筑增资3亿元作为集团战略投资者;发行专项用于中关村人才公租房建设的私募债和支持子公司的企业集合债,首期成功发行9亿元私募债……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在中关村发展集团年会上说,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关村发展集团已全方位进入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主要支撑领域。3年来,该集团投资和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208个,投资合同额29.47亿元。与该集团签订合作或投资协议的重大项目和高成长企业,同时受到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或银行的青睐。国有资本的示范性投入,带来几倍乃至10多倍的社会投资追随跟进。
以创新性投资模式构建服务体系
依靠不断创新投资模式和服务,中关村发展集团如今已成功构建了初具规模的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该集团旗下,仅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的控股公司就有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科技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发展公司、瞪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形成可覆盖创新型科技企业成长全过程和产业发展全链条的业务格局。一个产品体系完备、运作管理专业的综合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已基本建立起来。
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的科技金融机构多为国内首创。比如,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以创业投资业务为核心,建立了创投 与担保、创投与小额贷款的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了“投担联动”和“投贷联动”。该公司除了不能吸收社会存款外,其业务模式、市场环境等已初具美国硅谷银行集团的雏形。
高科技企业通常涉足高风险的产业,并且融资需求比较大。中关村发展集团针对高新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开发出直接股权投资、“委贷+认股权投资”、知识产权共享投资等多种投资模式,创立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新机制。
该集团还创新开发出能够无缝覆盖高新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系列科技金融服务品种。比如“种子资本”或“起步资本”,通过对早期创业企业和小(微)型科技企业、“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的股权投资支持,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第一桶金”;又如“成长资本”,对进入成长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股权质押委托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委托贷款;再如“加速资本”,对较为成熟、规模较大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企业提供直接股权投资、并购重组资金支持,以推动企业“手拉手”走向创业板或其他资本市场。还有“引导资本”,对中关村示范区活跃的创业投资企业(基金)进行投资,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资有潜质的科技企业,形成对中关村示范区科技企业投资的集群扩张效应。
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链,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作为政府投资平台的导向与带动作用,吸引大量银行和社会资本追随式进入中关村园区内的高科技产业。比如,2010年12月,在国内首次以“集群投资”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各关键节点的8家企业投资近6000万元,用以打造覆盖物联网整条产业链的“超级舰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2011年12月,联合深创投等7家社会投资机构组成“资本群”,对云计算 产业链关键环节的14家企业进行“产业群”投资,总额达2.03亿元,这是国内首次以“群对群”投资模式为云计算产业注入发展资金。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与金融服务的创新性安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9部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联合印发实施的《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与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适配。
以此为契机,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进一步落实“抓好重大项目落地、搭建投融资平台、代表政府进行股权投资”3项核心任务,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步伐,凝聚整合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各类金融服务资源,健全完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小额贷款、科技租赁、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以服务综合优势强化助推力
在全面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中关村发展集团重视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联动,以综合优势强化对高科技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力。
小微科技企业在没有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之前,只有技术、专利等轻资产,这个最需资金支持的发展阶段,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种社会资金往往不愿意介入。中关村发展集团则不然,他们曾主动拿出5000万元自有资金,作为投资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微科技企业专项资金,制定专门投资策略,以综合措施帮助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包括将小微科技企业集体打包推荐给中海投资、日本三井公司、北京银行 、相关区县引导基金等,进行“投保贷”联动的批量化运作,并将投(融)资支持与提供办公厂房、帮助企业规范运营等相应增值服务结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周期,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说,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做法,能够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和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
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政策等支持。中关村发展集团下属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科技担保服务商,为科技企业信贷融资、发行债券、开具商业汇票、工程投标等提供信用担保服务,陆续推出了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群体的融资促进计划,如“创新保”、“小瞪保”等系列担保服务产品,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瞪羚企业”及小微科技企业等,开辟了补贴办理“绿色通道”,并设计了直接融资系列产品。
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的服务品种日益丰富,并首创高新技术债券,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该公司总经理张琦说,截至2012年末,公司共与34家银行合作,投入6.03亿元财政资金,为12531家次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了686.47亿元的信用担保融资。同时,累计组织240家次中小企业发行直接融资产品,融资额共计48.75亿元,有力促进了金融资源聚集,形成科技金融资源的聚集效应。
新近正式运行的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战略定位为整合资源,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已推出4种业务模式。一是租赁销售,创立集群租赁新模式,也就是选取中关村示范区优势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对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链条式租赁融资服务;二是租赁融资,通过“租赁+创投”双重运营模式,针对“瞪羚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三是设备出租,针对研发和检测设备来出租;四是租赁中介,帮助小微企业低成本地得到设备。该公司整合租赁与创投业务的创投租赁模式,能够降低创投风险,并让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的风投资金。
中关村发展集团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有效促进了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仅以该集团已完成投资的70多家高成长企业(不含初创期企业)为例,2012年,完成销售总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实现总利润同比增长20%。
“前无古人”的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无疑是一项全新的艰巨任务。作为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中关村发展集团至少已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