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科教头条 图片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述评
政策法规 专家解读
高层论述 高端访谈
科教动态 科教专题 科技金融 科幻图片
科技成果 技术转移 技术合同 技能培训
专利申请 专利保护 专利实施
产业项目 项目申报 申报指南
协会会员 会员风采
协会概况 组织机构 服务项目 协会动态 入会申请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专家解读
今日要闻    
十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境外机
铸强新时代工业脊梁 ——四
2024高等教育与就业发展论
黄强在电子科技大学调研人
黄强在成都部分企业调研人
黄强: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
郑备: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
6项任务5大举措 四川18部门
 
当前位置:
首 页 > 政务公开  

专家解读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气:270     标签:

汤继强:我们必须坚毅前行 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汤继强,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科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企业孵化大市场”“T型经济带”理论创建者。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智库专家。担任四川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重大课题《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思路及战略路径研究》专家组负责人,重庆市、四川省以及若干市州“十四五”规划咨询专家。

昨日,省长黄强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2022年的政府工作时,他讲了今年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其中第一条便是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四川省政府工作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深刻洞察和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尤其是不确定性增强的外部环境,更体现出四川省不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坚毅前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

当前外部环境,从疫情发展状况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大流行。受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第五波疫情,国际疫情形势将更加严峻。与此同时,国内近期也出现了多点散发的疫情态势,部分地区疫情还在持续发展,四川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增长8.1%,虽广义基建明显回暖,整体数据表现略超市场预期,但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具体来看,需求收缩表现为政府购买受房地产管控、债务管控、疫情冲击,企业购买受企业缩减开支、产能转型淘汰影响,居民购买受居民收入就业表现弱、风险防控预期制约。供给冲击则表现在三大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带来的原材料供给冲击,老龄化带来中长期劳动力供给冲击,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导致供应链效率低下及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政策带来的供应链冲击。

2021年12月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为此,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尽快将去年四季度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到具体项目。货币政策以进促稳,充足发力,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精准发力,致广大而尽精微,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靠前发力,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等多重机遇叠加的窗口期,虽然承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四川经济基础牢、潜力大、韧性强、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心,坚毅前行,越是艰险越向前,外部环境越是不确定,内心就越要坚定。

蓝图已绘就,关键是不要摇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国家对四川省发展的要求,更是四川省当前建设发展的最大机遇。要从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空间布局、需求侧消费提升、高品质生活宜居、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方位行稳致远,实现四川发展的换道超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四川经济增长的潜在动能,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间经济联系与要素置换通道作用,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发挥数字新基建的梯次带动效应,通过适度超前的数字基建投入,不仅是要弥补与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距,更是带动产业数字化、公共管理数字化,实现全面跃迁。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极核功能再上台阶。发挥“1+1>2”的经济增长效应,推动四川省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要素实现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推动形成动态耦合、良性竞争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依托既有产业基础,继续做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经济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成都在高端要素集聚运筹能力的优势,提升全省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组合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先行先试。提升创新主体多样性,不光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更要培育一批顶尖的创新型企业。加大创新资源的供给力度,提升研发投入强度,为高端创新人才提供更强保障。畅通创新转化渠道,提升产学研协同市场化程度,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升转化平台的企业服务能力。改革创新制度与文化,打破政出多门、职能分割、体制僵化的桎梏,探索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评价激励制度。优化空间布局,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扩大毗邻区融合发展改革覆盖范围,按照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原则,符合条件的区域都可适时适当主动打破行政藩篱。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适时开展区县行政区划调整。强化增强政策的灵活度,加强产业和公共资源布局引导,推动毗邻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需求侧消费提升,激发四川经济增长新潜能。围绕巴蜀特色国际消费目的地的打造,合理引导消费,激活潜在需求、释放新需求的同时,促进消费规模扩大、消费质量提升。引导消费聚焦高科技、高品质、低碳化“两高一低”的产品服务上,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准确厘清政府和社会、个人的权责边界,要强化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引导,要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发挥多元供给优势。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扩大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教育、养老、政务服务等优质公共服务覆盖半径。突出清洁能源、生态本底优势,打造全域绿色公园城市新形态。发挥四川水电、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的基础性优势,培育壮大一批全国领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有机融合城市空间和生态本底,建设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城市生态格局,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加强生态保护,完善区域间的生态环境协同监测治理体系,打造环境友好、城市生态、产业低碳的公园城市新形态。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加快到如今成势见效,正是得益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锚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方向不变、干劲不变。未来,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必将成为四川建设发展的最强势能。


[1]
 
  【收藏】  【打印
在线咨询 | 广告宣传 | 项目合作 | 人才招聘 | 关于我们成都收账

版权所有: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Copyright © 2015 www.kjxc.org
电话(Tel):028-86522922、86522335 传真(Fax):028-86522226 邮箱(Email):kjxc86522226@163.com
地址:四川省政府第二办公区1号楼22F(成都市锦江区永兴巷15号)   蜀ICP备09015334号 技术支持:创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