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详情
深化科教兴川战略 谱写中国梦四川新篇章
来源:科教兴川 发布时间:2014-02-24 点击率:2386
                                  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执行会长  罗良仰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修改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受会长康老和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委托,我就促进会本届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讲点意见。
    总体目标
    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旗帜,以省委、省政府“科教兴川战略”为纲领,以省“十二五”规划为蓝本,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紧紧依托省委、省政府及各发起单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拾遗补缺作用;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教育优先、人才强省”三大内容,牢固树立“服务、协调、聚力、共赢”的办会方针,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促进会建设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团体发展规律、具有较强凝聚力、协调力、号召力、名副其实的四川省0001号社团组织,使之成为对产业发展有支撑,对经济发展有帮助,对社会进步有贡献的“兴川智慧大本营”,团结社会各界有生力量,共同谱写伟大中国梦四川新篇章。
    (一)依靠省委省政府和各发起单位,构筑促进科技创新和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化资源平台。我们要很好地依托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各发起单位的支持,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拾遗补缺作用,围绕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和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战略,在产业发展、经济跨越、社会进步等重要领域,力所能及地发挥促进会资源丰富、联系广泛、团结紧密的特点,搭建“政府对话—会员需求—社会服务”的资源平台,围绕“服务、协调、聚力、共赢”的办会宗旨,有效促进科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
    (二)进一步扩展促进会社会化服务平台。充分调动科教工作者参与决策咨询的积极性,努力把科教工作者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集体智慧,提高促进会服务科学决策和促进科教与经济相结合的能力;启动实施促进会决策咨询资助计划,形成品牌与亮点,推动科教创新与进步。
    (三)进一步促进科教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学术交流的质量水平要明显提高,促进会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要明显提高;强化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发挥促进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启迪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活力,提高促进会的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知识的普及与科研项目的转化。关注民生、面向基层、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针,将促进会建设成为科普资源开发和科研项目转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五)进一步促进科教人才的成长和提高。进一步加大对优秀科教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完善科教人才库建设,建立健全科教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维护会员和会员单位权益的组织和保障体系。
    (六)进一步密切联系广大科教工作者和会员,在党委、政府和广大科教工作者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双向沟通渠道,努力把促进会建成“科教工作者之家”。
    主要任务
    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三大战略”总体部署和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寻求和培育适合促进会承接的具体项目,组织有针对性地专题调研,举办专题论坛,搭建科技经济互动平台,形成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报告。本届理事会期间,力争完成以下几项重要任务。
    (一)申报编写《四川省实施科教兴川战略规划纲要》立项工作,将科教兴川战略行动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践告诉我们,科教兴川战略是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甚至于跨领域的战略,不仅仅是科技、教育、人才部门的战略规划,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化的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篇章,应有一个与之配套的、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长远的规划作为蓝本,指导全省开展工作,减少盲目性、重复性、短期性和随意性,减少条块的分割和脱离,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我们促进会发起成员多、联系广泛、人才济济、社会资源丰富等优势,和相关部门一道,力争在本届理事会的五年期内完成立项和编写。请各发起单位、相关部门和单位予以积极支持,为科教兴川战略建造里程碑。
    (二)以创建“科教兴川示范基地”和“科教兴川营地”为契机,积极促进我省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利用促进会资源优势,争取举办政府批准、部门协作的一年一度的创新大会、发明者年会和企业家科技交流洽谈会。
    (三)正式启动“科教兴川战略智库” 建设工程。建立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专家人才资源库。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教兴川战略行动中的有效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和教育力量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专家人才资源库由在川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具有较深学术造诣、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组成。主要开展重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咨询论证、科技咨询等服务活动。充分发展各地科技咨询的优势和特色,建立各种形式的咨询合作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开展人才资源交流与人才服务,实行高级专家资源共享。
   (四)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面向企业开展智力引进,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联合技术攻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家支撑、社会参与、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的原则,重点面向技术创新实施主体主要负责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研发骨干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积极构建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五)继续开展“科教兴川示范基地”遴选活动,组织开展“创新驱动示范企业”评选表彰,集中示范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科教示范项目。加快促进会项目申报系统、项目评审系统、项目库、专家库建设完善。
    (六)实施科教兴川产业振兴计划。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精神,抢抓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政府资源和产业政策捷径优势,团结一批具有资金实力和产业经验的企业机构,组建产业联盟和投融资集团,尝试设立科教兴川产业发展基金,寻求既符合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有适合市场且潜力巨大的优质项目,利用政策性支持与资本运作对接,做强做大项目,夯实促进会经济基础,增强促进会的凝集力。 
    繁荣学术交流
    (一)重点跟踪最新科技和学科发展趋势,紧逼国际前沿学科领域开展综合性、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基础性学术交流活动,力争每年办好1~2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二)注重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向产业界转述科技界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交流掌握产业界对科技界的技术需求,做到产、学、研相互沟通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办好“科教兴川高峰论坛”。围绕我省科教、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教兴川高峰论坛”,努力把论坛办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科教创新的重要载体,搭建科教工作者与同行、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思想交流平台。
    加强自身建设
    (一)加大会员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动态管理力度,探索促进会会员准入注册制,增强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尽量将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又热心于促进会工作的青年科教工作者、企业家和熟悉促进会工作且年富力强的退休老同志吸收到理事会,优化促进会理事会结构;广泛吸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科教人员、企业家作为促进会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实现促进会会员结构的多样化。
    (二)尝试成立属于促进会自己的科教中介服务机构,并使之成为智力转移和扩散的桥梁。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在诸如技术交易、技术评估、技术论证、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具有服务优势的项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按照市场法则参与竞争,获得相应社会职能和报酬。
    (三)建立健全促进会多元化的支撑体系,逐步形成项目运作、有偿咨询、接受捐赠、社会回报等多元化的经济支撑。力争促进会走上科学、健康、稳定发展之路。
   (四)建立健全促进会工作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促进会量化考评标准,提高促进会的整体质量。建立和健全促进会自律机制,不断增强其自主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促进会服务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促进会秘书长会议制度和专兼职干部员工培训与奖励制度;二是建立促进会与发起单位、会员单位和会员联系制度;三是建立促进会与挂靠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联络制度,为促进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促进会明日的辉煌需要我们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共同创造。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各发起单位和全体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会各项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为推动我省经济、政治、科教、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