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2014年总体部署”环节中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表明了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金融是民众的生活之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为老百姓的经济保驾护航,值得点赞。
最近,余额宝成了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互联网金融。它的利弊、它的存废引起了民间、政府的热议。有经济专家把它比喻为金融的恶魔,但很多网友却对余额宝力挺,道理很简单,它能给大家带来非常高的收益,比基金、保险、股票等其他理财产品更划算。除了高回报之外,余额宝还有不少的优势,比如收益及时固定;比如收益波动较小;比如公开透明度高,符合投资者的稳定预期;比如进出门槛低,费率几乎为零等。然而,余额宝真的那么安全无风险吗?恐怕未必。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围绕余额宝的争议还在。我们固然不能否认余额宝的优势,但是,它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警惕。我们无法预测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未来,但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为这个领域制定规则,加强监督与管理,否则,这不但是一个缺憾,或将给互联网金融带领无法预测的灾难。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当然也能促使金融发展,改变以往的金融生态。所以,互联网金融融入我们的生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过,政府不能坐视不管,现在公众对网银的使用非常频繁,除了支付宝、余额宝之外,网银的安全也很重要。很显然,没有规范的管理,安全隐患可想而知。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互联网金融有不同形态,风险各异,政府必须根据风险外溢性不同,采取不同监管办法。所以,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规范和完善监管。
没有重视,就没有监管;没有监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春天。 “互联网金融”首度入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重视的体现,是政府给网民一个美好的期许,我们应不吝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