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办公室整改现形式主义想要糊弄谁?
来源:四川新闻网郭文斌(教师) 发布时间:2014-01-23 点击率:300

  2013年7月,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各级官员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各级各地党政机关通过迁入多家单位、为办公室打隔断等方式进行整改。但部分地方的整改是为了糊弄上级,例如隔断出接待室,仍属局长专用。(1月22日《新京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超标办公室整改遭遇形式主义,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些官员惯用的伎俩。采取办公室打隔断的方式进行整改,表面上看起来功能一分为二,而实际上却仍然是“官员独享”,仍然是“超标办公室”,但在表面上却是可以通过检查了。

  办公室整改形式主义是用一个错误来掩盖另一个错误。这种糊弄的方式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也并不是一定要炼成火眼金睛才能识别。只因检查时只是图个形式,办公室整改形式主义也就能够混骗过关了。整改超标办公室形式主义,是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不仅起不到节约,反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一方面整改成了重新装潢的借口,“整改办公室或花几十万”;另一方面整改出来的多余的办公室就成为了资源浪费。显然,这是不能容忍的。

  整改超标办公室,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毫无疑问,这是一大顽疾。早在15年前的1999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已发布标准,严格规定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使用面积。此后十余年里,国家层面又陆续发布了10个政府性楼堂馆所管理文件。最近的一次是在2007年,中办要求进一步严控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禁令从来就没有缺席过,缺席的是严格的检查,才会有超标办公室仍然“安好”的悲剧。

  整改超标办公室,最需要的是“动真格”。这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一认真,大凡办公室整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都可以被揭穿。其一,要对超标办公室整改进行大检查,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办公室,一定要让勒令其整改到合格为止。整改不是局限于对办公室进行“改造”,而完全可以采取“挪移”的方式;其二,对于形式主义的整改要进行严厉的问责;其三,检查组人员不能限于“内部人员”,更应该引入公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将办公室的面积,及其相关信息公开。只要能够得到公开,什么样的形式主义整改都毫无“生存”的空间。

  办公室标准要严格执行,办公室超标是个又硬又臭的“硬骨头”,要将其啃下来,决不能再用来糊弄公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