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海南一小学学生春游时车辆侧翻,8名学生当场遇难,引发社会对春游安全问题的热议。随后,记者对贵阳市城区30所中小学校走访发现,出于安全考虑,逾九成学校不考虑组织学生春游。(4月17日《贵阳晚报》)
春游,学生很喜欢,一方面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另一方面可以和同学一起游玩,这是家庭旅游所不能企及的,然而,春游对于学校来说,却是很纠结的,虽然也想组织学生春游,也知道学生不能老是呆在学校里,但一组织,面临的就是安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校了,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面临着受重罚,试想,有多少学校愿意组织学生春游?因此,超过九成的学校不考虑组织学生春游,是必然的。因为风险太大了,无法承受。
说起来,学校也不是没有组织过春游,每逢学生春游,学校是小心再小心。一个班级由几位老师带队,一个老师管几个学生都规定得很具体;春游的路线都事先踩点过也几遍;学生乘坐的车辆,是和正规车队联系的,还要承受天气的多变。组织一次春游,要开好几次会议,要紧张好长时间,这活也实在太累了,身为教师,是深有体会的。应该说,每一次春游学生都高兴得很,兴奋得很,可安全对于学校来说,责任太大了。
春游自然不能因为安全而因噎废食,这话是说得正确,也说得轻巧,不过,对于学校来说,道理明白,可就是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实践。如果春游出现事故,是学校不负责任所致,学校自然要承担,但很多时候,也未必就是学校的原因,比如在路上出现车祸,这本不是学校所能够预料到的,却将责任归给学校,这不是“逼”学校不要组织春游吗?
春游要组织,但学校不应该成为最主要的组织者,而应是其中一个组织方,要交给“第三方”承担。比如交给旅行社,也可以是别的机构。此时,学校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学校的老师只是充当监护人,而真正的组织者应该是“第三方”,同时,为每一个参加春游的学生购买保险,一旦真的出现事故,不是由学校来承担全部责任,如此,学校也就能够放心组织学生春游了。学校的春游,也不必全由学校大包大揽,政府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规定学生春游的车辆,由警车开道。这也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一言蔽之,学生的春游不能只推给学校,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来。如此,学生春游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