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要用改善环境来再现“萤光闪闪”的“浪漫”
来源:四川新闻网王军荣(教师) 发布时间:2013-07-19 点击率:304

  近日,青岛中山公园为了让人们也能在城市里看到萤火飞舞的情景,从广西引进了一万只萤火虫。然而这些美丽的小虫仅在青岛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对此,有很多市民问,这样贩售浪漫是喜还是忧?在哪里可以看到真正的萤火虫?(7月18日《新华网》)

  花巨资引进一万只萤火虫,本想给市民营造出一种“萤光闪闪”的“浪漫”,没想到的是,万只萤火虫, 3天就死一半,估计剩下的萤火虫生命也不会太长。广西的萤火虫在青岛遭遇“水土不服”,究竟是谁之过?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古时文人吟诗作对常以萤火虫为题材,现在人们则将其视为浪漫、爱情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在萤火虫的“映衬”下,会显得更加“浪漫”,可在城市中,却很难看到“萤光闪闪”的美丽风景。现在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看过萤火虫长得怎么样。据了解,城市里之所以很难找到萤火虫,最大一个原因就是萤火虫习以生存的天然植被破坏了,即使有郁郁葱葱的大树,没有食物的供应,它们也是无法生存下去。萤火虫主要靠吃蜗牛为生,没有蜗牛的生存环境,自然没有了萤火虫。此外,水污染、农药喷洒及光污染等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也让萤火虫不见踪影。换言之,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萤火虫在城市中难以生存,这是给城市环境敲响了警钟。

  万只萤火虫, 3天就死一半,不仅浪费了钱,而且对萤火虫也是一种生命摧残。这种贩售的浪漫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即便是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气氛,但也是残酷的,因为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与其花巨资购买萤火虫扮演出“虚伪的浪漫”,还如将钱投在改善环境上。保护环境,毫无疑问,已经达成共识了。然而,真正能够将花在改善环境中,能够真正做到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却不多。前段时间,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新闻”不断涌现,这就证明了城市的环境是令人担忧的。当城市中找不到一条可以能够游泳的河流,又如何能够留住得萤火虫?

  花钱购买萤火虫,自然是很容易的,但却“留”不住萤火虫,真正能够“留”住萤火虫的,则是良好的环境。宁肯少要GDP,也坚决不上污染项目。有着“北大荒绿色大粮仓”之称的友谊县, 5年间拒签了6个大项目、拒绝金额10个亿,为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如果每一座城市都能够如此,并且能够下功夫治理好城市环境,何愁“留”不住萤火虫?当然,这需要对政绩的考核有制度性的改变,同时,也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环境,不能一边乱扔垃圾,一边却强索“萤光闪闪”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