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盆地西部、中部、东北部局部及凉山州局部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县(市、区)降了特大暴雨,造成部分市(州)受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较大损失。据预测,我省强降雨天气仍将继续。6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3-07-01 四川日报)
当前正值主汛期,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把抗洪救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进一步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科学组织,扎实落实各项措施。正因如此,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日来,四川各地连续发生强降雨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笔者建议,各地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正如省政府通知指出,要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严格落实防汛安全各项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县、到乡(镇)、到村、到人,确保各级防汛救灾责任人上岗到位。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旦发生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级领导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履行职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对落实防汛工作不力、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要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具体而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强化应急救灾资金物资队伍保障,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沟通。
由此,各地要结合实际,切实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宁可防而无患,不可患而无备。一要切实预防洪涝灾害和山体灾害,一旦发生灾情,要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医疗保障,特别是各级民政、水利、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增加储备数量和品种,切实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有灾时及时发放到位。二要抓好损毁设施修复,保障道路、通讯畅通,保障水、电、气正常供应,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要抓紧产业恢复,及早谋划和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广泛组织动员群众自力更生、互帮互助,奋力投身抗灾自救和重建家园。四要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村镇、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区,特别是地震灾区以及病险水库、重要公路、铁路、江河等交通道路沿线和重大工程建设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对水库、险工险段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次进行全面排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治,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五要切实加强雨情汛情监测和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密切关注自然灾害特别是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做好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
总之,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尤其是涉及防汛救灾的部门要安排熟悉业务的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人要上岗带班,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强化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区域之间的联动,形成防灾应急的强大合力,扎实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唯此,才能将防汛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