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薄熙来堕落为反面教员让谁长记性?
来源:四川新闻网林伟 发布时间:2013-08-27 点击率:349
 

  法律对薄熙来正义宣判的消息,终于传来了,尽管这早在预料之内,但仍然让人振奋不已。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中国历来如此,有正面的教员,有反面的教员。人需要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从建国初期处决的刘青山、张子善,到改革开放以后处理的陈希同、陈良宇、田凤山、胡长清、王怀忠,再到今日的薄熙来,无疑都是我们的反面教员。

  正因如此,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反腐倡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反腐败的硬要求、硬指标。而现如今对薄熙来的正义审判,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在笔者看来,薄熙来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特权思想严重,个人独断专行、凌驾于组织之上,无法无天,是其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吸取薄熙来的教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重新过“三关”:

  其一,思想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决定行为。正确的思想,就有正当的行为;不正确的思想,就会有不正当的行为。要预防步入薄熙来的后尘,必须过好思想关,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牢记组织的重托、领导的教诲、同志的提醒、家人的叮嘱,经常检查自己是否正确行使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努力做到用理智驾驭感情、用党性规范言行。

  其二,制度关。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无法干坏事。也有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圣言俗语,都说明制度的重要。因此,过好制度关,必须敬畏制度。所谓敬畏,含有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倘若领导干部对制度没有心存敬畏的意识,就会对制度视而不见,独断专行,甚至会明知故犯,无法无天。

  其三,监督关。事实早已证明:如果领导干部能够自觉接受监督,很多违纪违法案件是可以避免的,一些犯了错误的领导干部是完全可以挽救的。所以,领导干部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境界和胸怀,带头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千万不能把上级监督看成是对自己不信任、同级监督看成跟自己闹别扭、下级监督看成对自己威信的打击。要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行得端、站得稳、走得正。否则,捂着疮疤不让揭,讳疾忌医,迟早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最终只能在纪律和法律面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