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农民工艰难讨薪路上,司法援助暖民心
来源:四川新闻网纳祖轩 发布时间:2013-08-27 点击率:350

  “千余川籍农民工包头讨薪事件”经过四川新闻网独家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今(26)日,川网记者从四川省司法厅了解到最新消息,由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晓林等四人组成的法律援助队伍将于今天下午4点后抵达包头,并立即展开书面证据的收集和调查。(8月26日 四川新闻网)

  200名四川农民工在包头靠水煮青菜维持着艰难的讨薪路,看了着实让人心酸。农民工,这个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他们的讨薪难已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最“不和谐”音符。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工资低、保护自己的能力弱,或许几千万的工资对那些老板来说是小事,可是对农民工来说,那却是关系到千余户家庭生计的大事。正因为此,我们的相关部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动力,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提出的最现实、最合理的诉求。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在无良开发商玩“失踪”之后,当地的政府和四川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商讨对策。而且,“千余川籍农民工包头讨薪事件”在经媒体报道后,四川省司法厅立即组织相关调查组奔赴包头,积极展开书面证据的收集和调查。替农民工维权的行动就像阴霾天里的一缕阳光,让讨薪农民工看到了的希望,温暖了久已冰冷的心灵。

  然而,希望就在眼前,道路却依然崎岖。目前,还没有商讨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司法途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依法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如何通过延伸法律的触角来替农民工维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就算四川的这次讨薪成功,那如何才能真正避免农民工讨薪难呢?

  笔者认为,避免讨薪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继续发挥司法援助的力量,进一步构建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围绕农民工维权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便民利民专项活动,真正为农民工撑起“维权保护伞”,让司法援助成为讨薪路上的披荆斩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