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学员跪拜老师 是尊师还是盲从?
来源:四川新闻网王军荣(教师)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率:353
11月17日,一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引发众多网友争论,部分网友称下跪并非中华文明精华应摒弃,甚至有网友称之为“耻辱”。对网友的质疑,凤凰岭书院教务长韩国栋表示,网友的质疑是对跪拜的曲解和误读,跪拜的目的在于“尊师重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的诠释和传承。 (11月19日《新京报》)

  “集体跪拜”对书院来说,或许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学的是传统文化,以前学生是要跪拜老师的,现在延续下来,如果不来一个跪拜仪式,似乎很难说得过去。将“集体跪拜”作为一种“尊师”仪式,倒也无妨,但怕的是将“跪拜”当作“盲从”,为了体现尊重老师,对于老师所说的话“言听计从”,有时候明知道老师说得不对,也不会反驳,觉得一反驳老师,就是不尊重老师。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大的危害了。

  继续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必要的,书院为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值得肯定,但谁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全是精华,有些早就不符合时代要求,有些就是糟粕,早就应该摒弃。即便是诸如“集体跪拜”仪式,也应该摒弃,毕竟已经不适合现代文明精神。尊敬老师是必要的,但我们现在讲究从心底里尊重老师,而不是通过“集体跪拜”来体现,而现代的尊师,也不是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如果觉得老师不对,可以反驳,可以和老师争辩,这同样是尊敬老师,可古代能行吗?如果有学生想要反驳老师,恐怕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跪,无论如何不是中华文明精华,也是应该被扫进历史的不平等垃圾。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矮化,而不是一种挺立,如果学习传统文化,只学会了“跪拜”,学会了盲从,那还不如不学。从书院的沾沾自喜来看,书院是将“跪”当作了“宝”,甚至认为拜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失传或失落的传统文化。如果失落的传统文化需要“集体跪拜”才能“寻回”,那还是让其失落吧。

  虽然把学生跪拜“谢恩”当作是耻辱,这有些言重,如果一定要来一个“集体跪拜”形式,也未尝不可,但让人担心的是,能够教会学生独立的人格,能否培养学生敢于辩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能否和老师平等地对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柏拉图死后,亚里斯多德总结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否定了他老师的很多观点和理论,创立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集体跪拜”的学院能培养亚里斯多德式的学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