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2013-09-10新华网)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笔者分析认为,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将会更严峻。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谈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或压力还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有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种结构性矛盾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能还会更加突出”。
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应看到,目前我国已具备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有利条件。比如,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框架初步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特别是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就业压力将会逐步减小,就业形势也会逐步朝趋好方向发展。
在笔者看来,各地要立足实际,实现充分的就业政策,把就业当作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一是要积极开辟就业门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扶持、收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信贷、场地安排以及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等多项政策措施;三是要更加关注就业困难对象的再就业问题,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四是要统筹兼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由大城市到小城镇的转变;五是要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切实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充分就业政策。六是要加快完善就业的法律、法规,将促进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总之,各地要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抓就业工作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