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已进入平稳增长期,创新源的重心偏向企业,创新系统具有“单中心”特征,中心节点是产业内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外围节点是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渠道主要是连接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渠道中的科技中介比产学研更有优势(技术扩散后,交易者众多,交易物接近标准化);而大企业则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外部进行合作开发或者兼并收购中小技术企业。进入平稳期的技术之间的异质性下降,因此技术转移渠道的通用性互补资产对技术转移作用显著。
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创新系统具有“双中心”特征:大企业、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等对话,它们的外围是大量研发外包小企业(CRO)。产学研相对科技中介来说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高校科研院所频繁和在位大企业横向研发合作,同时和小企业纵向研发合作。因此科技中介的共同专业化互补资产对处于技术裂层和爆发增长阶段的生物技术产业具有积极贡献。
新能源汽车处于技术裂层阶段。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已基本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这3 个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都与经济范式的改变有重大关联,例如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等社会配套设施紧密相连,节能环保技术与现有能源设备的兼容等问题。在这3 个产业中,技术转移渠道中的科技中介和产学研优势相当,都需要建构专业性互补资产,增强对技术推广所涉及的政府、行业、消费者等社会资本的广泛联系,协助技术的成功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