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
风雨兼程三十载 科学发展铸警魂
来源:科教兴川报李树英 发布时间:2013-03-22 点击率:1358

——-记跨越发展的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三十春秋挥手间,芳菲四季绿堪染。

司法警官成长摇篮,矢志成才的理想学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创建1982,该院秉承“政治建校、警魂树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办学理念,长期坚持工学结合、校警结合办学模式和“教、学、练、战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践行“行为规范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学生管理准则,成功探索高等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特色道路造就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高素质干警队伍。

经过三十年的跨越发展,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已成为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政治教育基地、学历教育基地、干警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 目前,该院共有教师227人,其中校内专兼职教师14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6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7人,副高以上职称35人,“双师型”老师45人。开设有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心理咨询等十四个专业。在校学生3700余名,招生范围涉及四川、重庆等9省市区。

学院坚持“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办学定位,正朝着“高等法律职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科学、教学模式先进、教学设施完善、校警结合紧密、校园气氛和谐”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和司法部藏区干部培训基地目标迈进。

办学理念创新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先导。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认识到,推进学院转型建设创新发展,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办学治校理念与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

强化“政治建校、警魂树校”的办学理念。学院作为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不仅具有一般院校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特性。学院注重“学用结合,教养一致”的培养和要求,从组织建制上一直沿用人民警察队伍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生活、操行考核等做出严格规定,着重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的生活习惯,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学院各项建设首位,始终坚持把“忠诚尚法、重能强警”作为校训。

强化“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治校理念。学院建设要取得发展进步,必须牢固树立科学、辩证的用人观,使学院的各项工作着眼于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成就人,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层出不穷的局面,形成促进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系统和司法系统的各种科研活动,鼓励申报各类科研课题,每年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监狱、劳教所和其他政法部门进行调研,积极撰写研究文章,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学院完成各级各类课题125项,公开出版教材35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科研成果被迅速转化利用,有力地指导了行业发展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学院成功举办了司法部“罪犯劳教人员教育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司法警官教育研讨会”、“中德合作”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等大型学术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2010年获得省司法厅科研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获得第六届公检法司执法理论研讨会科研集体奖,连续7年获得德阳市社科联科研集体奖。

强化“创新办校、管理治校”的发展理念。学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政策机制创新,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培养目标和现实需要,切实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按照“突出主干专业、发展优势专业、加强特色专业”的思路。积极为毕业生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每年有众多学子通过对口专业自学考试获得本科文凭,毕业时专升本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就读本科。学院连续几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师资结构优化化

培养人才是院校的中心任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育观念新、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长期聘请一批来自政法机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共同参与学院人才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学院加大了教研队伍的改革力度。首先,大力推进教研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通过“招、引、聘、训”四种途径和办法,逐步改善教研队伍整体结构。其次,全面提升教研人员的能力素质。主动给教研人员找路子、搭台子、压担子,通过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2011年学院投入科研经费120万元、2012年投入130万元支持教师出版专著,支持教师拓宽研究领域等,为学院科研工作的稳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完善教研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支持鼓励教师晋升高级职称,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奖惩机制,激励优秀教研人员脱颖而出。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与其他院校互聘联聘教师、联合进行科研攻关,支持本校科研人员到其他高校受聘,帮助解决受聘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使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保障机制,每年拿出不低于办学总收入5%的经费作为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

2009年在四川省司法厅重点招标课题中,学院共有7个课题中标,其中6个获奖,且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其中一篇获得二等奖;2010年四川省第五届法检公司执法理论研讨会中参会的5篇论文均获得了奖励,且将一等奖纳入囊中。

人才培养实用化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养,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为宗旨。近年来,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8年,厅党委决定依托学院建立“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司法厅委员会党校”,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100个正处部门的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学院邀请了司法部法制司、省司法厅主要领导以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委党校教授为党校班学员授课。

2009年,学院又积极适应警察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实行“入校即入警,入校即入公“的招录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去年,学院与青白江司法局签订了“订单式培养”人民调解员的协议,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上迈了一大步。

目前,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正向司法部请示在学院建立藏区干部培训基地,这一基地由四川、西藏、青海三省(区)司法厅共建,旨在加强藏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更好地实现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也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跃上新台阶。

学院还积极革新教学方法手段。逐步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做法,努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在教学设计上,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牵引,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平台意识”,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在教师教学上,提倡“主导意识”,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解答问题,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学习上,倡导“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更好地调动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厅党校和各级各类培训班的教学上,采用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布局,不断提高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本着自身实际采取教务处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的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以及依托共青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技能实习。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多选择在公安、监狱等政法单位和律师事务所、政府部门。学院团委还加大了学生集中开展“三下乡”服务的工作,先后在绵阳三台、绵竹新市、都江堰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农村子女入学、老人赡养、农民工权益、进城务工、灾区文化建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服务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院在春运、重大节日或地方举办大规模群众活动时,积极派出学生协助公安民警维持公共秩序。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08年、2009年、2010年成都铁路公安处、重庆铁路公安处春运安保任务。

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还参与德阳职教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工程,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重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专业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模拟监狱)、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培训基地(如民警实弹射击场、退转军人培养中心)建设等项目。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使命,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探索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校企合作、校村合作、校区(社区)合作等方式,为社会管理转型提供创新人才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司法行政,服务政法系统,面向与法律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办学定位,践行着“忠诚尚法,重能强警”的校训,主动适应政法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积极推行融“教、学、练、战”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刑事执行、法律事务专业为龙头,刑事侦查、安全防范、司法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为支持、协调发展的专业群。

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组织及学生管理中严格按照“行为规范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的原则,凸显警务化管理特色。学生在校期间,着人民警察制服,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加强驾驶、射击、擒拿查辑战术等警体实战技能的训练,并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忠诚尚法,忠于党和国家、人民的政治素质。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省、市组织开展的各类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显著,曾获全国司法警官院校首届散手比赛团体冠军和第二届散手比赛团体季军、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季军及四川省高职高专运动会团体亚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公开队式赛(团体赛)季军、德阳市大中专院校辩论赛冠军等殊荣。如今,警院优秀学子遍布巴蜀大地,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被社会誉为“警官的摇篮”。

编后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动彰显司法警院人的精神气质。三十年风雨历程,作育英才,桃李天下。翻开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30年的发展历史,展现的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创业史和与时俱进的奋斗史。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新的历史时期,将着眼于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坚持“政治建校、警字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等法律职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科学、教学模式先进、教学设施完善、校警结合紧密、校园气氛和谐”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健步走在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前列。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