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小规模、大群体”助推现代畜牧提质增效
编者按 近年来,武胜县畜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产业强县、深化产业富民的统一部署,抢抓川渝合作示范区良好机遇,一方面狠抓政策落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畜牧养殖模式,大力发展仔猪产业,扎实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县畜牧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全县出栏生猪130.7万头,同比增长2.1%;出栏肉牛1.8万头,同比增长0.5%;出栏肉羊13.48万只,同比增长0.2%;出栏肉兔126.4万只,同比增长4.2%;出栏家禽1157.24万只,同比增长2%。种植优质牧草2.2万亩,发展种草20亩以上的业主7户;实现牧业产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人均增收125.2元,同比增加14.3%。
2012年1月21日,对武胜畜牧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武胜仔猪 ”原产地域商标申请获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正式批准。“武胜仔猪”原产地域证明商标的成功申请,为武胜县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和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县注入了新的动力。武胜县畜牧局紧紧围绕“三抓三重三强化”工作重点,努力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化、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突出重点强实力
外引内联,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武胜县畜牧局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广泛动员农户、和引进业主,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2012年全县新(改、扩)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49个,其中,新建成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9个,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的大户2户,年出栏肉鸭5万只的大户2户,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场2个,年出栏肉兔10000只以上的养殖场1个,年出栏肉鸡1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2个。广安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白坪种猪场成功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武胜县畜牧局成功引进中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3600万元,在白坪乡七孔石村修建占地80亩、圈舍面积10500平方米(7栋×100米×15米)、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有机肥发酵场6000平方米,常年存栏蛋鸡25万只,日产蛋30余吨,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的“武胜县中太蛋鸡饲养基地”。该蛋鸡场从喂料、集蛋、除粪、控温、通风等全部采用全自动设施设备,实现供水、供料、消毒、清粪等程序自动化。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养鸡圈舍面积1600平方米,存栏蛋鸡3.6万余只;同时,武胜县畜牧局还引进了鑫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白坪乡七孔石村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和生猪繁育基地。建成后,养牛基地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生猪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存栏良种母猪500头、良种公猪20头,年出栏优质肉猪10000头以上。截止日前,该项目已建成肉牛养殖圈舍8栋、面积4500平方米,管理用房1000平方米。
内防外堵,建设疫病防控体系。按照“内防外堵,确保无疫”的防控目标,武胜县畜牧局全面推行以“消毒打基础、免疫抓关键、检疫作保障、检测看效果、管理促规范”的“五位一体”防控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一是狠抓免疫。县畜牧局集中人力、物力、精力、时间对农户饲养的畜禽实施了春、夏、秋三季防疫注射。共免疫猪瘟240.2万头(份)、猪口蹄疫240.2万头(份)、猪蓝耳病223.5万头(份)、牛羊口蹄疫26.1万头(只)、禽流感1851.4万只(份)、鸡新城疫1340.7万只(份)。经检查验收,猪瘟、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牛羊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犬免疫密度分别为100%、 100%、100%、100%、100%、100%、85%;畜禽养殖圈舍消毒面达100%。
二是强化堵疫。加强对出入县境的交通要道的监管,万隆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入县境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和消毒,严防境外疫区动物进入县境。
三是完善预案。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武胜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做好了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疫苗和消毒药、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及应急小分队的筹建,随时掌握防疫情况,一旦发生疫情,立即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果断处置,确保“清净”无疫。
四是开展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出台了“关于印发《2012年度武胜县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武畜食发〔2012〕37号)文件,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共监测猪血清1300份、禽血清1100份,采集组织样品160份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为动物疫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本兼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近年,武胜县畜牧局以饲料为重点环节着力监管、审查、整治、抽检,狠抓检疫,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着力规范养殖环节的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
一是着力监管。为搞好饲料、兽药经营,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的经营秩序,畜牧局定期或不定期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指导,督促按标生产,进行产品质量跟踪,从源头严把质量关。同时,按照中、省、市、县有关食品安全的要求,组织执法人员,对畜产品市场定期进行整治,对屠宰场、生猪养殖场的生猪随时抽检“三聚氰氨”、“瘦肉精”等,全年共抽检生猪1.03万头(份)、牛羊267头(只)。
二是着力审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进入县境的饲料、兽药产品进行严格审查,严把准入关。指导兽药经营户开展兽药GSP建设,全县通过兽药GSP认证的兽药经营企业7家。
三是着力整治。组织执法人员,对饲料、兽药市场开展清理整治,杜绝假、冒、伪、劣饲料、兽药进入市场,严厉打击了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据统计,整治期间共检查兽药经营户125户、饲料经营户289户,查处销毁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执行标准的劣质、过期、失效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共8个品种、200余公斤。通过专项整顿,进一步净化了饲料、兽药市场,确保了优质高效饲料、兽药的市场供给。
四是着力抽检。畜牧局组织工作人员,对4个饲料生产企业、3个畜禽养殖场、5个饲料经营户抽检了14个品牌,送省检测。严格执行畜禽引种申报制和隔离观察制,实行兽医全程监控,防止外疫流入。检疫员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到场、点、户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了检疫率达100%。
五是着力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按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要求和标准,强化指导,使规模养殖场逐步达到标准。
2012年,全局共检疫生猪145.6万头、牛羊23.2万只、家禽206.7万只。其中,检出病害动物126头(只)、病害肉600公斤,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实现了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保障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
科技兴牧,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快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武胜县畜牧局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的通知”(武畜食发〔2012〕17号)、“关于印发《武胜县畜牧科技促进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畜食发〔2012〕22号)文件,制定了养殖技术培训方案,组织技术人员,采取院坝培训、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和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强化圈舍改造、生猪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各环节的技术服务与指导。据统计,今年以来县局先后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新农村重点村开展科技赶场5次,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8期,印发养殖技术资料10万余份,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50人(次),培训养殖户5.5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畜牧从业者的科学发展意识。
打造亮点惠民生
近年,武胜县畜牧局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在品牌内涵上做文章,着力提升品牌质量。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广告效应。为整合武胜仔猪资源,培育壮大仔猪产业,武胜县注重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挖掘地方仔猪加工传统产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品档次,进行品牌包装和宣传,打造了一批有较高市场信誉和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优良、效益显著、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企业,提高了仔猪产业综合效益。
目前,全县已建成12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同时,还大力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逐渐壮大,运作方式和管理体制得到健全,为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之间构建了市场平台。全县31个乡镇组建了仔猪生产协会,成立了“川东仔猪交易中心”,形成了庞大的仔猪销售网络。今年以来,外销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商品仔猪达80万头以上,成功解决了老百姓畜禽产品的“买难”和“卖难”问题。
武胜县富源猪业协会采取“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经营模式,对会员饲养出栏的仔猪进行统一销售,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对提高武胜县仔猪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较强带动能力和示范作用。
为提高“武胜仔猪”知名度,2010年11月4日,武胜畜牧局指导富源猪业协会严格按照《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武胜仔猪”地域证明商标,2012年1月21日“武胜仔猪”成功申报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012年7月27日,指导该协会申请“武胜仔猪”为广安市知名商标。10月16日“武胜仔猪”成功申报为广安市知名商标。
为进一步完善畜禽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武胜县畜牧局一方面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搞好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推广实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2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示范作用,积极引导饲养场户、加工企业组建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组织带动能力。
夯筑优势谋发展
抓好队伍建设,构筑组织优势,是谋求更大发展的保障。武胜县畜牧局近年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胜县畜牧局一方面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中、省、市、县有关反腐倡廉的规定,积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教育,营造廉洁从政、干净干事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着力干部作风整肃。以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政型、和谐型单位为目标,以提倡“三多三少”、坚持“六讲六比”为切入点,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解决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作风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近年来,县畜牧局还将信访维稳、综治、精神文明建设、创卫生县城、关心下一代、中心组学习、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科技、人才、党建、政治思想、档案管理等工作列为了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