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
射洪全力打造四川畜牧经济领军县
来源:科教兴川报王波 发布时间:2013-04-02 点击率:1880

——射洪县多措并举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助推县域经济上台阶

射洪县作为丘陵地区的农业大县,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射洪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2007年射洪县成为全省畜牧试点县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呈现较快发展势头,亮点纷呈,畜牧业实现了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射洪县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肉类总产量百强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9年,被确定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带动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的试点县;2010年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首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2013年,射洪县再次进入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行列,位居榜首。

2012年,全县出栏生猪142万头、肉牛6.2万头、肉羊22万只、小家禽15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09%、28.75%、7.91%、30.16%;肉类总产量15.7万吨,增长6.56%;实现畜牧业产值37.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56%。全县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增加168元。全县有标准化肉鸡养殖场17个,肉鸡生态养殖小区45个;规范建设养殖小区61个,现代畜牧科技园区2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达66%;新建种畜禽场18个,二杂母猪场20个;新建和规范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射洪现代畜牧业正崛起于全省前列,畜牧人对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强县建设和加快实现“四个射洪”正不断做出新的巨大的贡献。

因地制宜 发展现代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已经在射洪农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自2007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畜牧产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实现了由以前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养殖的转变,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主导产业的大跨越。近年来,射洪县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家禽“五统一分零风险”、生猪“寄养”、“代养”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等发展模式,以国家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及其他产业发展惠农政策为载体,按照建亮点、创示范的基本要求,新建瞿河乡保全村、大于镇黄莲村等7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广兴镇猫儿坝村、瞿河乡敬家沟村等17个优质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户通过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

据了解,射洪县的宏雁养殖场、乐乐养殖场、绿丰公司养猪场、金川公司瞿河保全养鸡场都已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验收。和泰畜牧发展公司成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射洪野香猪地方立标通过专家评审,地理标志的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射洪县畜牧业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带来量的飞跃同时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合理布局 实现可持续发展

射洪县在优化产业布局上,搞好了畜牧养殖小区和产业区规划和建设。运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手段,科学调整和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布局,重点发展以生猪、肉牛、优质家禽为主导的产业,坚持按照县畜牧产业适养区、限养区与禁养区规划的要求,做好县城、工业集中发展区、饮水保护区与自然河流等限养区与禁养区域划定和整治。严格遵循种养结合发展,加强对适养区新建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的规划与指导,引导广大农户和已建规模养殖场(小区)通过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干湿分离等形式推进粪污治理,集中打造了洋溪—金鹤—瞿河生猪产业带、太乙—沱牌肉牛产业带、瞿河—玉太优质肉鸭产业带、金华—万林优质肉鸡产业带、瞿河—仁和优质肉兔产业带、明星—沱牌—太和—广兴特色养殖产业带。并充分发挥金川、超强、正果等龙头企业及专合组织连市场带农户的作用,加强对广大养殖农户特别是适度规模标准养殖农户的组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广大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重心  强化防疫保安全

动物疫病防控关系到畜牧产业发展和畜产品贸易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射洪县始终把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位置,以坚决的态度、严厉的纪律、严格的标准、扎实的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抓好实验室建设。按照农业部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要求,对兽医实验室进行了改造,配备了仪器设备62台套,重点对猪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抗体检测,提高了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兽医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二是强化防疫物资管理。对疫苗、消毒药品落实专人管理,建立了发放登记制度、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对临近失效的疫苗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安全防疫。三是强化防疫工作。扎实落实以免疫注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全县继续保持了清净无疫。特别是去年9.10特大暴雨洪灾后,及时组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去年,全县共免疫注射口蹄疫:生猪147.3万头、牛11.8万头、羊16.3万只;猪瘟143.3万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149.4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922万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畜禽饲养、经营及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仓储各环节消毒均达100%。健全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了布病、结核病及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行政  狠抓监管保安全

射洪县深入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严格履职到位。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做到机构、工作、责任三落实。二是抓宣传教育,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举办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22期,培训畜牧行政执法人员以及规模养殖场、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冻库负责人1500余人次,开展了为期10天的涉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和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发放《动物防疫法》单行本4260本,张贴标语1万多张,悬挂横幅360条,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三是以投入品监管为重点,严控源头关。通过深入开展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实施兽药GSP认证、监管工作,加强对动物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强化检测、抓好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手段强化畜禽养殖投入品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0余人次,车辆180台次,共检查场镇1850个次、生产企业46家次、经营门店4500个次、规模养殖场1900个次,没收假劣饲料、兽药品种5个共170公斤,没收过期饲料1400公斤、过期兽药15公斤,全部做了销毁处理。开展“瘦肉精”专项检测,全县共检测生猪屠宰场600场次、肉食品加工厂46个次、规模养殖场4500个次,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各3575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要求,对检疫员实行定岗定责,做到严把入场畜禽查证验物关、宰前检疫关、宰后产品检疫关、不合格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关、出证和加盖验讫印章关,确保畜禽调运的产地检疫率、活畜禽交易市场检疫率、屠宰加工场(点)的屠宰检疫率、畜禽产品销售运输持证率以及病害畜禽及其病害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动物检疫实现了应检必检。全年共查处违法案件17件,检出并无害化处理病害产品2607公斤,确保了动物卫生及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认真履行职能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了不定期、不定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以及蔬菜农药残毒、瘦肉精快速检测工作,加强了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的指导,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检测任务,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了安全、卫生、放心的农产品。

多措并举  创新管理树标杆

射洪县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管理模式。一是深入开展了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坚持党务、政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加强了党员教育,提高了行政效能。二是狠抓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掌握工作重点,努力创建“法治、服务、务实、高效、廉洁”机关。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四是抓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加强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规范言行,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抓优质服务。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挂、包、帮”和畜牧技术人员联系养殖场活动,推动了现代畜牧业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