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
创新增效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
来源:科教兴川报 发布时间:2013-04-02 点击率:1721
——遂宁市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成效显著

  近年来,遂宁市立足区域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市的重大契机,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围绕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兴牧”工程,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决策部署,做强带动引擎,创新带动模式,夯实带动保障,实现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推广示范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畜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市出栏生猪481.6万头、牛9.8万头、羊71.3万只、家禽3450万只,比试点前(2006年)分别增长22.8%、72.5%、90%、52.6%,畜牧业产值达147.4亿元,比试点前增长1.34倍,占农业总产值的63.7%。2012年,生猪出栏同比增长2.3%,肉类总产同比增长3.5%,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产业。

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1008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达665户,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率74.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6个百分点。通过认证的无公害生猪养殖企业56个、无公害产品61个,生猪DLY、PIC良种面达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

  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有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6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3家,畜产品加工能力全省第一。饲料企业43家,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市),兽药GMP企业27家,占全省的25%。建成安牧绿色生猪、郑葛养猪、草香鹅等专业合作社389个,覆盖全市105个乡(镇)16.7万农户。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3551元,比2009增长3.7倍。畜牧业助农增收占第一产业助农增收的60%以上。

                  多措并举 深化“两个带动”

  遂宁市坚持将“带动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利用项目建设和政策引导,着力构建带动主体与农户优势资源互补、相互依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框架体系。 

  坚持“三化”提升,做强“两个带动”引擎。一是龙头发展高端化。先后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国家典型示范场1个。着力提升齐全、安牧绿色生猪和颐康有机鸡、蓬溪原生态鹅等品牌价值,形成了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畜产品品牌,高金、美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高金冷鲜肉成为国家名牌产品。加快创建出口生猪质量安全示范区,齐全公司20万头、高金公司15万头“绿色”生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绿色生猪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齐全、泰信、民建等饲料、兽药企业,被誉为“西部兽药之都”。二是产品培育特色化。加快建设桂花镇、瞿河乡等23个现代畜牧业特色乡(镇),积极培育省、市、县现代农业示范片10个,形成了一批“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特色鲜明、效益较好”的畜产品集中发展区和优势产业带。加速生猪、肉牛等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集成与开发,精深加工率提高到55%。“慢养猪肉”、“野香猪肉”、美宁手撕牛肉价格分别达150元/斤、198元/斤、65元/斤,增值率均超过360%。三是市场营销国际化。巩固和扩大俄罗斯、韩国及阿拉伯国家市场,做好美国、欧盟等市场产品准入认证,高金公司冻猪肉成功进入新加坡市场。全市肉类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全市出口猪肉910吨、创汇320.2万美元;出口罐头3844吨,创汇 1015万美元。

  创新三种模式,增强“两个带动”活力。一是劳务合作模式。由公司全额投资修建标准化圈舍,提供仔猪、饲料、防疫和技术服务,聘请当地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进行饲养管理,按饲养量或增重量支付农民劳务报酬,保证农民的最低收入。养殖过程中,生猪死亡损失由企业全部承担。齐全公司在桂花镇修建了每栋年出栏生猪1000头的标准化育肥猪舍,聘请当地34名无就业门路的农民各自承包一栋圈舍,每增重一斤向农民支付0.3-0.5元工钱,最低保证农民每头50元工钱。一个农民管理一栋圈舍,一年可获得5-8万元的收入。二是利益兜底模式。养殖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自己修建标准化圈舍,经公司验收合格后在公司开设养殖账户,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鸡苗)、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出栏后由公司统一回收销售或协商共同销售。销售后,除去养殖户在公司领取的猪苗(鸡苗)、饲料、兽药等成本,按比例返还或共同结算兑现利润给饲养农户;如果出现养殖亏损,公司承担饲养农户保底收入。齐全公司盈利时,公司和农户按4:6进行分利,亏损时公司保证农民60元/头的利润。大英温氏公司在年初锁定成本和销价,盈利时农户一般可以分利200-300元/头,亏损时保证农民100元/头的利润。金川公司根据鸡成活率计算利润,成活率高于92%按合同规定价格统一回收销售,价格一般在24元/只左右,保证农户获利2.7-4元/只,低于92%保证农户2元/只的利润。据调查,市场行情低迷时,齐全公司、温式公司、金川公司的中等规模养殖户每户分别可获得至少6万元、8万元、6万元以上的纯收入;行情好时,可分别获得12万元、10万元、8万元以上的纯收入。三是股份合作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民以土地、资本、技术等折资共建养殖场,由三方共同管理,独立核算,并约定对农民投资的部分实行“股权优先、保底分红”,当超过保底分红额时则按股分红。遂宁市船山区复桥镇唐春村股份合作养殖场,将当地符合扶贫项目资金补助的370户农民全部纳入合作社,用15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与齐全公司650万元现金合股共建猪场,股份比例量化到具体农户。盈利时按股本比例分配,并实行“保底分红”(利润不足10万元,齐全公司不参与分配,并由养殖场补足10万元分配给农户,整个过程合作社不参与分红,只起到监督和协调作用)。目前该养殖场已建成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种猪圈舍,存栏PIC种猪600头。2011年养殖场建成,当年实现产值453万元,纯利润90.6万元,370户农民入股分红16.99万元。

   构建三大体系,夯实“两个带动”保障。一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立完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被列为国家优质生猪良种繁育供应基地。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累计培训各类畜牧人才和农民养殖户33465人次。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畜牧科研院所的合作,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试验站2个、国家级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4个。二是建立政策扶持体系。深化与四川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三方合作”,高金公司成为四川股改后首家上市企业,美宁公司上市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成立涉牧担保公司10家,为养殖企业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0.3亿元。打捆安排安全饮水、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2.2亿元,吸引民间资金45亿元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开展生猪养殖保险,累计补贴财政资金8412.4万元。三是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全市免疫密度和抗体监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达100%,抗体监测合格率达70%以上。连续十年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科技兴牧,助推现代畜牧发展

    “十一五”期间,遂宁市畜牧局将科技支撑作为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畜牧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科技创新及科技培训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2项,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试验站2个,建立国家级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3个,组织实施技术成果转化20余项,示范推广主导品种10余个和主推技术20余项。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上新建万头猪场7个,总数达92个;新发展各类畜禽集中联建养殖小区125个,总数达1008个;新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1174户,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率达74.6%。肉牛、家禽、家兔规模养殖户达827户、3442户、817户,分别新增116户、301户、305户。在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方面,新发展生猪良种繁育场40个,总数达到735个;生猪DLY、PIC良种面达到78.8%。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2个。目前,全市畜牧系统现有畜产品质检中心6个,成果转化示范基地3个,现代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机构128个,从事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达800余人,全市2199个村组织共聘请了2145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2012年,全市共派出畜牧科技人员664人(市级23人,县级178人,乡镇站463人),每人联系5户以上养殖农户(场),全市共联系3855户养殖农户(场)。市、县财政共投入资金647.26万元,推广新技术17项,推广新品种14个,开展各类培训班189期,培训人数5302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7500册/份,为联系户提供疫苗94万头份,消毒药18.8吨,种畜禽23590头(只),牧草种子724公斤,饲料48.5吨。全市新建成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总数达到95个;新建立专家服务站5个,培育科技示范场户869个,培养新型农民32950人。联系农户新增出栏生猪277058头、肉牛6026头、肉羊19462只、家禽586185只,兔50555只,实现联系农户人均增收317元(当地农户人均增收251元)。
      
  弹奏“助农增收”曲,唱响“牧业强县”歌。回顾过去,成绩卓然。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遂宁市畜牧局将进一步理清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快养殖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实现畜禽品种优良化、养殖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防疫体系网络化,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实现畜牧业大市向畜牧经济强市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