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科教头条 图片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述评
政策法规 专家解读
高层论述 高端访谈
科教动态 科教专题 科技金融 科幻图片
科技成果 技术转移 技术合同 技能培训
专利申请 专利保护 专利实施
产业项目 项目申报 申报指南
协会会员 会员风采
协会概况 组织机构 服务项目 协会动态 入会申请
今日要闻    
十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境外机
铸强新时代工业脊梁 ——四
2024高等教育与就业发展论
黄强在电子科技大学调研人
黄强在成都部分企业调研人
黄强: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
郑备: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
6项任务5大举措 四川18部门
 
当前位置:
首 页 > 政务公开  

省科教兴川促进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雷章明在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科教兴川促进会秘书处      人气:62     标签: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开局之年,也是促进会第六届理事会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促进会团结广大会员单位,在政协四川省委办公厅的领导和各发起单位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整合社会科技教育力量和资源,坚定不移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积极参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实现良好开局。


一、坚持党政领导,强化组织建设,促进会业务范围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发起单位的指导下,促进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为引领,以强化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拓宽业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2023年,促进会新发展会员单位50家,其中新增副会长单位7家、常务理事单位5家、会员单位38家。截止2023年12月底,促进会现有会员单位286家,涵盖科技、教育、卫生、医药、化工、农畜、建工、旅游、文化和新闻出版等十多个行业,遍布全省各市州。西部智库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300余人,以形成较强的科教兴川专家智库和科技咨询服务体系。


2023年,促进会依托强大的会员基础,本着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内引外联强强联合,进一步完善了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科教兴川人才培育与评价服务中心、医卫发展工作委员会、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管理委员会、学业规划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生涯规划研究院、城市和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光明阅读会、人才经纪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等专业机构组织建设。目前,各专业机构初见有效,工作稳步推进。专业工作机构的持续发展,为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提升促进会服务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各行业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创新开展专项调研,助力“科教兴川”战略实施收到良好效果。


2023年,促进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具体工作相结合。


一是组织咨询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深入凉山和攀枝花开展文旅康养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围绕凉山州至攀枝花市一线文旅康养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了凉攀区域文旅康养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二是组织医卫行业专家深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成都东部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油市人民医院、金堂县妇幼保健院、三台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就我省医疗机构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探索的经验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形成的调研成果受到相关单位充分肯定。


三是智库专家组分别对攀枝花、自贡、内江、绵阳等工业城市转型开展专项调研,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先后组织考察了新都区、金堂县、安州区、威远县炭中和能源科技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情况;与此同时还组织参观了黑水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彭山县彭祖康养基地和昆虫生物转化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四是深入宜宾市三江人力资源产业园、双流区等调研新型人才培养及孵化项目,积极探索创建精准就业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涉外劳务、离岸外包、海外猎头等项目,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助力“科教兴川”战略实施收到良好效果。


三、坚持“三化融合”,致力培养科教兴川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助推“人才强省”战略成效斐然。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部署,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2023年,促进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人才交流等工作,收到明显成效。在省人社厅的指导支持下,促进会人才培育评价服务中心获准开展“学业规划”专项职业能力考试认定,并于2023年12月24-26日在成都大邑举办了首届学业规划师年会暨全国首个学业规划师联盟大会,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区的高校、职业院校、中学、教育服务机构的320余名从事学业规划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济济一堂,共商学业规划助力现代高质量教育发展大计。我会首期学业规划专项考试将于1月27日正式开考,现已完成招生组织工作,100余位考生已通过审核将参加首轮考试。


2023年,促进会人才培育评价服务中心共组织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协调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四个职业工种的考试认定22场次(其中成都9场次,其他市州13场次),报考人数共计3100余人(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700余人、劳动关系协调员300余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70余人、人工智能训练师80余人),共有1700余人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认定并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为更好地推动人才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育评价服务中心不断创新管理,强化内部管控,在全省首创将人才培育评价与国际化管理标准接轨,顺利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23年6月25日,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组对我会人才评价服务中心续备案工作进行现场评估,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考察、提问并听取汇报等现场评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报省人社厅批准,同意我会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有效期3年。


截止2023年12月,由我会承办的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2023年在川新增考点18个,现已覆盖我省14个市州,方便考生就近参加考试。通过三年的宣传推广,NIT考试在我省日趋成熟,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和参加考试。


四、坚持开放办会,加强对外协作,交流活动呈异彩,促进合作受好评。


2023年,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技厅的指导下,促进会联合四川金熊猫教育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公开赛。该赛事集科研资源、专业培训、创新赛事、行业资源于一体,以赛促学助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合作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本次比赛覆盖全国30个省份、链接腾讯开悟平台与127所高校,为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如期开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充分发挥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高端学术交流、前沿科技转化、人才项目引进等平台作用,2023年9月,促进会积极参与承办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四进”专项活动,分批组织院士、专家、专业协会负责人、高新科技企业负责人、海外高新科技项目团队以及侨资企业负责人等进市州、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开展学术交流、实地考察和路演对接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2023年,促进会和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文化遗产创新推广中心、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四川传媒学院、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联合主办了首届蜀地传统文化数字艺术节。活动用艺术与科技的视觉语言,以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打开、理解、传播五千年蜀文化,探寻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故事脉络,激发年轻群体数字艺术创作,鼓励艺术创作者参与传统文化命题讨论与思考,促进国内外传统文化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边远县市医卫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四川建设。2023年,促进会医卫发展工作委员会主动作为,协调绵竹市人民医院和茂县人民医院,共同构建辐射川西北地区分级诊疗体系,积极探索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共贏的分级医疗服务协同机制与模式,成功形成“绵竹·茂县”医卫事业长效合作机制,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落地实施,切实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五、坚持阵地建设,做优宣传平台,努力营造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良好氛围。


为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给广大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宣传服务平台,促进会长期坚持办好科教兴川网站、西部智库网站、科教兴川公众号、学业规划公众号等融媒体矩阵和《科教兴川简报》。特别是科教兴川网站,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宣传主题的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站工作人员坚持做到天天有更新,重大信息无遗漏,对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及时贯彻,对行业中重大事件及时宣传。对促进会的重大活动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秘书处也及时编发简报,发送各发起单位和会员单位,让相关单位对促进会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功打造出以“科教兴国”、“科教兴川”战略宣传为特色的舆论宣传主阵地,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极大地提升了促进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为科教兴川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2023年促进会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开展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坚强领导,在于各发起单位的有力指导,在于全体会员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拼搏实干,凝聚着各位老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秘书处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谨代表促进会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促进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发起单位、各位理事、会员单位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实施“十四五”规划进入关键阶段,促进会也面临新的发展窗口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有新担当和新作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与整合效应,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在各自领域中树品牌、立标杆,为促进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强化宣传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高科教兴川政治站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用独立的章节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重要阐述。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一年之后再次来川视察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四川工作的同时,寄予我们“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目标期许,赋予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使命任务,提出“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聚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更好地增强科技创新源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专题协商议政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向企业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人才深度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协协商议政会议精神,为促进会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省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切实履行参谋助手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开展新时代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育、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推动科教兴川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强化基础调研,发挥智库专家作用,切实履行促进会参谋助手职能。


为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发起单位当好参谋助手,是促进会工作的初心所系,根本所在。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低迷。从我省运行态势看,经济运行整体仍处于恢复期,持续向好基础尚不稳固,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窗口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动力结构加快转化。特别是多重国家战略在我省交汇叠加,每个战略背后都蕴含着大量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尤其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举措含金量高,必将为我省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我们要充分把握前进中的有利条件,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积极争取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发起单位的支持,主动配合和承接相关部门的调研任务,针对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育、技能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组深入园区、企业、乡村,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要充分发挥西部智库专家云集的优势和作用,为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三、强化交流合作,创新搭建平台,切实发挥促进会桥梁纽带作用。


搭建平台,增进交流,促进各类要素有序流动,探索共建共享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分工协同的产业协作机制,加快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促进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广大会员单位的中心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教兴川产学研联盟、促进会各专业委员会和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紧紧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总体部署,精心谋划组织协会主办、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新会展、技术经贸洽谈和学术交流活动,增进政府与企业、专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有效融合,助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提档升级。


要充分利用天府卫健智库智力资源,通过领办型医联体(科室)建设,构建专科联盟,建立专家工作室和博士工作站,组织学术交流、科研论坛、多点执业、现场教学、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在科技创新与转化、人才培养体系、重点科室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健康中国和健康四川战略深入实施。要继续开展好“专家进园区”和“科技进企业”等活动,切实做好会员单位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增强与在川商会协会的沟通交流,加强与在川央企、国企跨界合作,积极参与“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为四川经济建设赋能增效。


四、强化共融共享,切实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和技能人才培育评价工作,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深耕“人才价值链”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促进会取得的教育部在川独家授权国家计算机应用等级水平考试和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认定机构的优势,强化会内会外资源融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和学业规划咨询服务。


二是要加快建设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数据库,优化“培育+评价+就业+价值链塑造+创业”的人才培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转化。探索创建科教先锋人才研究基地、科教先锋人才工作站,打通人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三是组建元宇宙产业发展研究所,开展以工业元宇宙为主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元宇宙与实体经济融合从“虚实映射”,到“虚实交互”,再到“虚实共生”理论研究,助推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实融合产业人才培育和产业项目孵化。


四是联合农业、工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化学、医学、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科学家、专家、学者以及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在全省共同开展科学教育提升行动,促进中小学科学校园建设,积极引导创建科学创新实践基地、科学创新实验学校、探索K12科研班。扎实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组织编写科学创新科普读本,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竞赛等系列活动,培养青少年科学家情怀。


五是着力推动校地校企合作、院地院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成果转化,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企业数字化人才培训计划,加快人才数据化、可视化、动态化信息系统建设,为行业科技人才选拔、培育、评价、发展建立科学体系。


六是在继续做好现有各类职业技能考试评价的同时,要结合促进会智库资源和行业专家优势,积极组织申报新行业、新职业技能考试评价认定资格,进一步丰富职业技能考试评价类型,扩大服务领域。


七是进一步加大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项目宣传推广力度,有序做好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探索搭建卫生健康志愿者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助推“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建设。


五、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促进会服务能力,促进科教兴川事业全面发展。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促进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保持和增强社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社会组织,努力营造一个“党和政府放心、社会信任、会员受益、群众满意”的多元利益共同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发起单位的指导,不断加强促进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发展壮大会员单位规模,拓宽服务领域,切实做好会员单位服务工作,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助力企业产业发展。


二要继续办好科教兴川网站、西部智库网站、《科教兴川简报》、科教兴川公众号、学业规划公众号,打造一流的科教宣传主阵地,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普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营造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科教兴川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的一年,促进会将一如既往秉承“求实创新、务实高效、合作共建、协同共享”的办会理念,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发起单位的指导下,扎实推进“科教兴川”、“人才强省”、“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开拓创新,务实求进,为四川科教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1]
 
  【收藏】  【打印
在线咨询 | 广告宣传 | 项目合作 | 人才招聘 | 关于我们成都收账

版权所有: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Copyright © 2015 www.kjxc.org
电话(Tel):028-86522922、86522335 传真(Fax):028-86522226 邮箱(Email):kjxc86522226@163.com
地址:四川省政府第二办公区1号楼22F(成都市锦江区永兴巷15号)   蜀ICP备09015334号 技术支持:创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