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述评 / 详情
中国梦的十大特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03 点击率:309
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邓子强(四川省中共广元市委副秘书长)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科学理解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本质内涵,关键在准确把握“十大特性”。

  历史性。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在时间轴上深刻道出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写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渐次递进的实现阶段和表现形式,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科学展望和预测,也是一个民族思考、反思、探索和期待的一种表达。

  广延性。中国梦不止于中国,更惠及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社会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中国梦站在全球的坐标上,把中国发展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统一起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并且成为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层次性。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包含着当下的梦、近期的梦以及远期的梦,包含着国家层面的梦和人民群众的梦,是各种层次梦想的统一体。更重要的是,中国梦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确立了长期、中期、短期“三个目标”和最高、居中、最低“三个任务”,是一个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科学合理的理论系统。

  恢复性。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梦传承着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梦的深远意义在于文明复兴,通过中国文明复兴和转型推动世界文明转型,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因此,中国梦恢复性的核心词是“复兴”,具有“继承”、“再生”、“新生”、“创造”的本义和引申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创造历史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能量。

  本土性。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范围是在神州大地和海域。中国梦总结了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汇集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梦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动实践,既富有科学性、系统性,又具有显著的本土性。

  和平性。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梦,秉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坚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梦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争霸、不称霸,不搞侵略、不搞扩张、更不搞抢劫掠夺。中国梦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包容性。中国梦追求的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美梦而不是恶梦,是前进的梦而不是倒退的梦,是光明的梦而不是灰暗的梦,是共赢的梦而不是零和的梦,因此中国梦不排斥其他一切美好的梦、友善的梦、积极的梦,不受民族、肤色、语言、地域、信仰的影响。中国梦与美国梦、俄罗斯梦等也是相通的,个人理想与集体主义在共筑不同愿景的伟大实践中得到统一。中国梦注重集体主义但不排斥个人奋斗,强调整体利益但不否定局部诉求。西方梦更注重个人利益,中国梦更注重全局安排,这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没有对与错的差别。东方思维是从宏观到微观,而西方是从微观到宏观,二者殊途同归,才构成了一种完美思维。同样的道理,不管是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还是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都是两者的完美镶嵌与包容。

  人民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在中国梦本质内涵的三个层次中,人民幸福是根本,国家富强是前提,民族振兴是保障。一方面,人民是中国梦参与者和创造者,要最大程度地让一切劳动、知识和资本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阶层、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人民又是中国梦发展成果的拥有者和共享者,真正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成员,都会享受国家富强的荣耀与实惠。

  统一性。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人民梦,不仅包容了集体与个体,而且包容了各式各样的集体和各式各样的个体。道路选择上,中国梦是历史演进与时代趋向的统一;奋斗目标上,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与个人发展的统一;内涵实质上,中国梦是经济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统一;思维方式上,中国梦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统一。总的来看,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统一,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统一;是中国国情、世界潮流、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统一,是一个多维的、系统的、全面的整体。

  总揽性。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纲领性奋斗目标,与“两个一百年”目标在现实条件上是前提与基础的关系,在时空跨度上是远景与近景的关系,在实践范畴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国梦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既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又融入个人和家庭元素的梦,像灯塔一样为中国人民照亮前进的方向,凝聚民众,振奋人心,积聚力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实干就是要“实”,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用在实干上,一件件攻坚克难,一件件落地见效。实干就是要“干”,要从现在做起,认准就干,埋头苦干,在实干中建树信心,在实干中推动发展,以实干之力托举中国梦,以实干之绩共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