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东农牧集团成功探索农产品安全生产路径
科技创新给予现代畜牧业发展巨大的正能量,“瞄准科技创新,打造高效优质品牌。”蕴含科技元素的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在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正东生态猪肉的同时,也为我省畜牧行业打造品质可靠、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成功探索出有效路径。
成立于1998年的四川正东农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羊业、猪业、饲料、生物、生态、种植、食品、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产业化企业。是历届“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建设新农村先进示范单位”、“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中国绿色饲料产品和中国有机转化产品CQC认证企业”,“金融授信AA+信用企业”,“全国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强”,“第二届中国畜牧行业百强优秀企业”,“中国畜牧行业十大新锐企业”;山羊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四川省精品农业示范区”;生猪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四川畜科院鑫博养殖科研实验基地”、“四川省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科研教学基地”、“四川省防疫总站猪鸡主要疫病综合免疫技术示范实验场”、“猪链球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实施试验场”及“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
正东农牧集团拥有生产经营场地近10万平方米,公司产品主要覆盖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江西、江苏、重庆等地,辐射、带动28000余户农民发展种养业,实现户均年增收3500元。2012年,正东农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47136万元,利润5375万元,企业总资产4793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0.1%,主要产品产销率达98%。初步形成了“产业融入城乡统筹,产业融入新农村建设,产业融入乡村旅游,种养结合,循环高效”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自主研发 彰显实力
四川正东农牧集团的飞速发展,源于领导集体的战略研判和经营智慧,源于企业的科学发展思路,更源于正东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拼搏力量。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技领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原料建基地、产业建园区的思路,先后与西南民族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四川省畜科院、四川省畜禽品种改良总站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董事长王志全告诉记者,在2009年,企业坚持科技攻关,投入大量经费研发,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圈舍曾经12次推倒重来,这样经过反复试验论证,改进和完善发酵床养猪技术,新创了高床人性化无污染的生猪养殖方式。此种养殖方式显示出很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养殖污染和环境控制,实现健康养殖和循环利用提供了良好示范和样板。
与此同时,公司还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微生态专家,先后从猪肠道和养殖外环境筛选出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对致病性细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开展了芽孢杆菌生产配方、培养条件及参数的研究,制定了微生物环保菌剂企业生产工艺标准,开发出“星际牌”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环保菌剂,并实现了菌剂规模生产。该环保菌剂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初审,有效解决了菌剂的来源、安全性和成本的问题。同时,还结合当地实际,以当地丰富的灌木、稻壳、秸秆、锯木等为原料,配合微生态添加剂,经过多次实验配制出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垫料配方,研究提出垫料层的制作方法、发酵条件,在公司的1000头规模种猪场示范推广。
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起,正东集团又组织专家团队,在认证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资阳市生猪品质不高、优质种猪不足、饲养管理技术滞后、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等弊端,立足市场行情和企业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其土地、圈舍、人力资源优势,运用国外先进的养殖理念,世界领先的养殖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方法、优良品种和与北京大学合作具有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加紧新增投入8000余万元在对所属三及育肥场和养殖小区及领办的生猪专合社进行生猪品系改造换代、全面喂养“WZ实验培养基”即K6饲料、更换法国设施设备和管理方法,运用高架式养殖技术后,实现年出肥高端生态肉猪10万头,年产高端生态猪肉8000余吨。所生产的正东生态猪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都)2012年12月21日和2012年12月24日两次抽检,其蛋白质为22.9%、胆固醇为52.5mg/Kg、钙为49.6mg/Kg、铁为4.71mg/Kg、镁为265mg/Kg,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普通猪肉,达到了高端生态猪肉标准。
正东集团按照养殖人性化、产业循环化、生产标准化、事业社会化的企业使命,从育种到餐桌、从田间到市场的发展理念,共同致力于“绿色饲料研发”、“绿色饲料活体生猪饲养技术”、“高效有机肉羊生产技术”和规模化养殖节能减排粪污治理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形成较强的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中:《简阳大耳羊舍饲高效育肥关键技术研究》、《环保菌剂在山羊舍饲养殖中零排治污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生猪规模化养殖环保节能无排放关键技术与示范》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后备母猪饲养零排放圈舍设计》、《集约化养殖用高架式垫料发酵山羊圈舍设计》等6项产业配套设施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所属产业基本实现了投资风险可控、四季温度可控、疫病防治可控、粪污治理可控、生产成本可控、生产指标可控、产品质量可控、效益保障可控。
食品安全 彰显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要始终牢记食品安全这个问题,让百姓吃上放心肉。”采访中,董事长王志全一直强调“责任”二字。
他说,过去我们搞养殖业都是散养的形式居多,现在科技就是智慧,企业致力于生产安全、健康的肉食品,并力求以自身发展推动肉食行业新标准的制定。
企业的责任体现在它的产业模式上。要生产出真正的安全肉制品,就要在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做到安全可靠,这就需要建成"一条龙"的产业链,从源头上防止一切被污染的可能性。
正东农牧集团探索实践的养殖方式,专门的环保菌剂减少了生猪粪尿臭味、降低了圈舍内有毒气体含量,真正解决了沼渣、沼液的二次污染问题,专门的高床圈舍设计,成功的将猪与生物垫料进行了上下分离,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通风性,利于有益微生物在垫料中的生长繁殖,加速猪粪尿的快速分解转化,做到无臭、无味、无害、无排放,净化圈舍空气,减少蚊蝇滋生。相比于一般发酵床养殖方式,高床养殖方式中的生物垫料没有猪的拱食,垫料中的有机物质更加丰富。同时,在特殊钢网上生活的猪的排泄粪尿,可及时快速的自然滴落或人工处理到下方的垫料中,使猪生活更加安全、洁净、愉悦,提高了猪的免疫力,降低了猪的疫病风险,提高了猪的肉质品质,真正实现了养殖绿色活体生猪的目标。
公司自建立之初就以打造科技型养殖企业为目标,先后与中科院、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畜科院、省畜牧改良总站等联姻,共同致力于100万头品牌生猪生产的三级良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2007年,集团投资3600万元建设了“园林式、循环式、标准化、规模化、人性化、生态化、零排放”的1000头现代化核心原种猪场2个,二级扩繁场12个,养殖小区10个,领办生猪专业合作社33个,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带动近9000户农民通过生猪标准化养殖实现大幅度增收。
公司以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为载体,通过高床人性化无污染养殖方式的运用推广,重点打造了“菌剂开发---饲(垫)料生产---生猪育种(扩繁)---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垫料高效无害化处理利用”的生猪产业发展循环体系。目前,正东农牧集团正计划在其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的商品猪养殖中大面积推广“高床人性化无污染”健康养殖和循环利用方式。规划五年期内,年产绿色饲料达30万吨,生物垫料生产能力到130万吨,存栏原种猪到2000头,二级扩繁小区存栏母猪到50000头,年出栏绿色活体生猪100万头,实现总产值30亿元。这一方式破解了生猪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保间的矛盾纠结,实现了生猪扩大生产、节能减排及保护环境的和谐统一,推动了产业互动与协调发展,达到了环环增效,在养殖业上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带动区域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合理的现代畜牧业生产路线。
助农增收 彰显活力
企业的责任不仅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上得以彰显,还体现在带动农民致富上。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四川正东农牧集团还致力于辐射周边小型生猪养殖企业、农民,将他们吸纳到整个产业链体系中来。
王志全董事长介绍说,公司的宗旨是“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本着“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的精神,目前已经形成了“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从2010年起,公司在生猪养殖示范园方面,仅用一年半时间,就累计投入资金6300万元,其中:投入3600万元在示范园核心区建成600头“鑫美系”和300头“新加系”祖代原种猪场各一个,并配套建成交易中心、种公猪采精站、消毒选猪车间和办公楼3000余平方米;投入2700万元在示范园辐射带动区建成生猪二级扩繁场6个,总建筑面积24797.62平方米,带动辐射雁江区新农村示范区的堰家坝、凌江镇、保和镇、清水等乡镇9000余户农户养殖生猪,年增收2600元。
在山羊养殖示范园方面,新增投入5300万元,建成施家信义、大林和丹景种羊场各一个,建筑面积15482.55平方米(其中:圈舍14617.68平方米,办公及加工辅助864.87平方米),常年存栏饲养南非纯种波尔羊、美国努比亚山羊和简阳大耳羊曾祖代种羊10000余只,年产种羔30000余只,销售种羊36000只,带动辐射简阳市龙阳升新农村示范片的石盘、玉成、丹景、施家、云龙等乡镇5200余户农户养殖山羊,年出栏育肥羊10万余只,带动羊农实现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2700元。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作为行业标杆的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却把责任看得跟盈利同样重要,视食品安全如企业的生命,把带动农民致富作为应尽的责任。对正东农牧集团产业化发展之路,王志全满怀信心:“公司全力打造食品产业链,严格实施产业链全程品质控制,这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之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新目标引领新跨越,新思路书写新篇章。“十二五”期间,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将按照国务院关于种畜业 “向技术节约型、资源 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要求,紧紧围绕“落实人才教育、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实用装备、强化产业园区、深化产业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执行岗位机制、提高单位产出、优化产品成本、建立和谐市场”的“六十字方针”,不断实施产业链条延伸和提升产业附加值,全面推进“一店三园四区”,即“咪咪”有机肉羊旗舰店、国际生态产业园、山羊产业示范园、生猪产业示范园、畜牧食品加工区、总部经济实验区、工业服务加工区以及贵州生态羊业示范区建设进程,着力提升企业整体水平,致力于打造“生态正东、科技正东、和谐正东、幸福正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升。
科技创新给力正能量 倾力打造优质农产品
来源:科教兴川报 发布时间:2013-04-02 点击率:2265